音響系統好聲擺位空間調整,REW頻譜使用討論(AI美女多圖輔助說明)

Jefcostello wrote:
圖中廣告錄音室早就沒人用了(假如有人能找的到它們的管弦樂作品),現在它們用的是Quested喇叭和dynaudio acoustics。

官網上顯示 Abbey Road Studio One 還在, 還是用 B&W 800D3
https://www.abbeyroad.com/studio-one

最近錄的專輯有:


搞定 N-01XD SE 的線材 (Siltech 680i XLR) 後, 就下訂 minidsp UMIK-1 開始試 DRC.
我準備先用 MacBook Air M2, 灌免費版 REW, foobar2k. 試用版: roon/HQ Player. 走 USB 接 N-01XD SE. 如果能接受修正後的效果, 再買 Mac mini M3 來當 DRC 主機.

DRC 軟體是套空間量測參數, 使用 CPU 即時修改數位音樂檔, 然後傳給 DAC 機
動到音樂原始檔, 肯定會改變原先的音質. 現在不知道, 在我系統上是變好還是變壞.
最後要在, 空間校正與保留音質之間, 做一選擇.

而預算足夠+有足夠空間的人, 就打造良好的視聽室, 保留原始音質.
我去過映象音響的中華路/三創試聽室, 沒發現有用 DRC.
Jefcostello
謝謝告知,可以多查一下錄音師對那種擺法的看法。也許事實並不是那一回事。
宅男工程師 wrote:
搞定 N-01XD SE 的線材 (Siltech 680i XLR) 後, 就下訂 minidsp UMIK-1 開始試 DRC.
我準備先用 MacBook Air M2, 灌免費版 REW, foobar2k. 試用版: roon/HQ Player. 走 USB 接 N-01XD SE. 如果能接受修正後的效果, 再買 Mac mini M3 來當 DRC 主機.

DRC 軟體是套空間量測參數, 使用 CPU 即時修改數位音樂檔, 然後傳給 DAC 機
動到音樂原始檔, 肯定會改變原先的音質. 現在不知道, 在我系統上是變好還是變壞.
最後要在, 空間校正與保留音質之間, 做一選擇.


建議也同步下載Dirac的電腦試用版來試看看
Dirac的彈性及易用很不錯,強烈建議除了REW,也試一下Dirac

Dirac可自動多點測量(還區分窄聆聽位或選擇寬區域聆聽位)
然後也可選擇要做DRC的頻率區段(自己視窗拖拉選擇),怕影響音質,可做500 hz或中低頻段即可

然後Dirac可套用多種曲線,如Harmen或是NAD或是更多曲線,也可自調
Dirac軟體一般都是削減高峰,但是不提升低谷,盡量減少音質,
同時Dirac做相位對齊的工作

強烈建議宅大可研究一下Dirac,很好玩
然後再搭配一個良好低失真的耳機來聆聽對比,
有Dirac校正 VS 無Dirac校正的聲音,與耳機沒有聆聽空間影響的聲音,互相比較
答案就出來了

這兩篇先研讀就會了
音響論壇作者: 廖斐森 Dirac秘笈
Dirac Live 使用教學與相關資料收集
針對樓主的發文:音響系統好聲擺位空間調整,花小錢大助益的方式(REW頻譜分析協助)
這點我持贊同

DRC調整出來的就像模擬音,要和真實的比,耳朵敏感的還是會分辨出
好比厲害的MIDI 可模擬很多樂器聲
乍聽之下很驚豔,但聽久了還是會感覺假
這只是比方
用時間來驗證,聽久身體會告訴自己,所以我不搞盲測
現今的技術我不得而知,以上是我的經驗
DRC對抑制駐波的好處,這點無庸置疑

以前年輕時玩電吉他
總感覺音樂帶的電吉他聲音怎麼那麼強大迷人
剛好有認識到一位錄音師
他說錄音間錄製時是關在錄音間,電吉他的聲音要非常非常大聲,錄出來才會好聽
彈奏的人耳朵會受不了,一定要戴耳機

難怪市場發行的音樂,聲音即使小聲聽還真好聽
和平常彈奏時那種爆發力和動態和密度無法比擬
以上是30.40多年前的經歷
現今錄音技術我沒接觸,所以無法比較

因此我玩音響不去搞像錄音間那種無響室,音樂是錄音師調出來的,我不追究所謂真實,感覺好聽即可
要真實就去聽無麥克風中小型演奏會
或到山裡聽蟲鳴鳥叫

若真要比擬,如能讓錄音師到家裡聽音響,給出意見....這點,我還比較期待
yngwiemore
我的比方非專業,見笑了
pipi678
不糾結, 交流資訊而已, 您的主觀體驗都是真實存在的, DRC這只是近年來普及化的工具, 透過一些方式可以快速建立基本的空間聲學認知, 不是說過往的經驗要完全被推翻
jackboff924 wrote:
樓上高手請問那一個錄...(恕刪)


建議你查一下Sonarworks SoundID, 這家公司的DRC很多錄音室,錄音師會採用喔!
大家若擔心DRC處理影響音質(其實數位處裡不會的....)
可以用DRC,例如Dirac或其他DRC方式,只調整500 HZ 以下的頻率
因為500 HZ 以下頻率靠大幅前後左右擺位/吸音/擴散/家具/板子....等,成效是不大的
可以試著用DRC看看(削波峰不提低谷的原則),中低頻的精準度還原好很多,減少駐波,連帶影響提高中高音音質
也可調一下口味,口味重者很多曲線可套用(如下方連結),或是盡量還原原本喇叭曲線特色亦可

試一下,花小錢(Minidsp麥克風)+REW或Dirac,將有大改善



stevenkc888 wrote:
建議也同步下載Dirac的電腦試用版來試看看
Dirac的彈性及易用很不錯,強烈建議除了REW,也試一下Dirac

Dirac可自動多點測量(還區分窄聆聽位或選擇寬區域聆聽位)
然後也可選擇要做DRC的頻率區段(自己視窗拖拉選擇),怕影響音質,可做500 hz或中低頻段即可

然後Dirac可套用多種曲線,如Harmen或是NAD或是更多曲線,也可自調
Dirac軟體一般都是削減高峰,但是不提升低谷,盡量減少音質,
同時Dirac做相位對齊的工作

強烈建議宅大可研究一下Dirac,很好玩
然後再搭配一個良好低失真的耳機來聆聽對比,
有Dirac校正 VS 無Dirac校正的聲音,與耳機沒有聆聽空間影響的聲音,互相比較
答案就出來了

這兩篇先研讀就會了
音響論壇作者: 廖斐森 Dirac秘笈
Dirac Live 使用教學與相關資料收集
stevenkc888 wrote: 大家若擔心DRC處理影響音質(其實數位處裡不會的...(恕刪)

我以前用minidsp dirac DDRC-22D, 數位進數位出,數位訊號進DDRC22D, 解析度先降階到96 khz。 再來,多一個香爐多一隻鬼, DDRC-22D本身等級就不高,就算完全不開DRC處理,音質也有受影響。

我也用過accuphase DG58,  餵它吃siltech 大山, 使用兩組相同的訊號線給它進出,或者直接以它當解碼器,數位進數位出,它的音質比ddrc22d好一大階,但仍然有減損。

純電腦軟體處理的也試過,自然度還是稍弱。我目前使用的Antipodes伺服器,音質很好但運算能力稍弱,不然我也想再試試看由它軟體處理drc.

之前有相熟燒友有駐波困擾,他系統8位數等級的。這等級的燒友資源豐富,也是找不到合用的DRC,  最後是修改空間尺寸,讓駐波剛好閃過固定音階頻率。

未來看看有沒有足夠高階的DRC器材推出,才有機會使用了。
stevenkc888
更多高階機種支持DIRAC了,NAD及Bluesound的平價機器都有Dirac支持,NAD目前最新的M33綜合擴大機及最新旗艦前級,其他品牌更多,這是趨勢了.見證數位時代科技+高階hiend調音趨勢
如果說DRC , DIRAC LIVE甚是EQ不影響音質,那總會影響聲音或是說改變聲音吧.
要是說也不會...那不知用來幹嘛?

在某個價位內的系統..這樣使用,我覺得很不錯...
用最經濟的方法改變,甚至改善了聲音.
但對撥放實體音樂的用家就無力可使...除非有真高階的器材出現.

會這樣使用的多數是串流的音樂使用者.
但要是,使用者用的是如ESOTERIC N-01XD SE或是DCS的串流撥放使用者
要一開始就改變訊號再進到他的機器...確實是不太容易接受.
stevenkc888
我們的器材價位等級還不到ESOTERIC N-01XD SE或是DCS的串流撥放,所以DRC對我們幾乎是百益而無一害[吐舌]
stevenkc888
重點是可以只調整500 hz或 1000hz以下低頻段的駐波,這個幫助很大.
stevenkc888 wrote:
可以用DRC,例如Dirac或其他DRC方式,只調整500 HZ 以下的頻率
因為500 HZ 以下頻率靠大幅前後左右擺位/吸音/擴散/家具/板子....等,成效是不大的
可以試著用DRC看看(削波峰不提低谷的原則),中低頻的精準度還原好很多,減少駐波


個人經驗是建議只修200Hz以下,不想動更多就150以下。
主要是有些人聲的音色介在125-500hz,音色能保持越多越好。

以一個3m長的房間,駐波多發生在55hz,110hz,修這些頻率足以。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我也用過accuphase DG58,  餵它吃siltech 大山, 使用兩組相同的訊號線給它進出,或者直接以它當解碼器,數位進數位出,它的音質比ddrc22d好一大階,但仍然有減損。


我看YT上,DG是會boost,因此我的理解他會需要預留headroom。
就我的理解跟實驗,DSP預留越多headroom,聽起來動態越小,儘管你最後音量控制在轉大聲,動態還是會受影響尤其是夜深時很小聲聆聽時。

因此你覺得有減損,我並不覺得意外。
挖洗不良中年
沒開就已經有減損喔, DG算是音質比較好的了, ddrc-22d更弱
挖洗不良中年
DG確實動態有受影響,會比較弱
stevenkc888 wrote:
試一下,花小錢(Minidsp麥克風)+REW或Dirac,將有大改善

器材: N-01XD SE, AQ C2850, AQ A80, B&W 802D3
電源線
A80: TcM Golden Signature Plus, C2850: FuruTech DPS-4.1, N-01XD SE: AQ APL-I
訊源線:
N-01XD SE: Siltech 680i XLR 金銀實心雙絞線,
C2850: Divini S-S12 XLR 多蕊銀線

買 UMIK-1 用 REW 測了自家的音響. Graph 設為 psycho acoustic.
原始大理石客廳牆: 紅線, 覆蓋浴巾在牆面與電視上: 綠線.
FR 看起來差異不大, 曲線沒有奇形怪狀, 無駐波現象. 我就不用 Dirac Live 軟體來調整.



不過看相位圖, 紅線圖與綠線圖有明顯差異, 這要花些時間上網找解釋了



stevenkc888
不過Asus的學長有這樣的曲線成績看起來空間調整很棒了[100分]
stevenkc888
更正,宅大你的垂直蹤軸跨度太大,我放間的類似這樣也是很平坦的,需要縮小跨度來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