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聲道都有2聲道的效果 聽多聲道音樂不是一般的劇院前級可以達到的。

Levelzero wrote:
這是兩件事。(1)雖然必要的相關知識有助於善用工具以發揮最好的效果,但是以初學者而言,確定要購買那一個環繞前級之後,就只需要問對人以避免錯誤的操作、避免貪心的執行過多的修正即可。(2)黑箱作業和無從插手是指用戶無主導權指示它做什麼不做什麼或在程序末端加以微調,因為在房間裡的人有可能比它更清楚房間實際的狀況。也請不要曲解黑箱作業四字所謂所指。
Levelzero wrote:
以為不對主聲道修正更好、更接近原音是一個巨大的迷信!所以與迷信恰好相反,會需要room correction/EQ就是要糾正在座位上的聽眾接收到的被空間效應所扭曲的聲音,正確的被糾正後的聲音才會更接近喇叭的原音、其他器材的原音、錄音的原音。理所當然,包括了對主聲道的修正。
Levelzero wrote:
我不想特別偏坦那一方,分開講的東西被兜在一起再配上您的疑問和聯想變得很奇怪。我的意思是ARC在整合超低音喇叭這一部分對初學者而言是亮點,房間校正這部分雖然看起來比其他家單純,但是同樣有很好的效果,成功率高,用戶也能插手調控。
thxman.tw wrote:
路過。
極極極.........重要之觀念及實務實是,點提、補充。
1.
低頻管理 ≠ room correction/EQ
低頻管理 ≠ room correction/EQ
低頻管理 ≠ room correction/EQ
供參:
https://blog.xuite.net/thxisf/twblog/105037755-Bass+Management
https://blog.xuite.net/thxisf/twblog?st=c&p=1&w=3872390
2.
空間聲學處理/整治、低頻管理、room correction/EQ,是三種不同之事。
3.
room correction/EQ ≠ 空間聲學處理/整治
room correction/EQ ≠ 空間聲學處理/整治
room correction/EQ ≠ 空間聲學處理/整治
空間聲學處理/整治,係追求趨於【忠實】之聲重播的基石。
room correction/EQ,為追求趨於【忠實】之聲重播的末端調修。
若要追求趨於【忠實】之聲重播,這兩者皆不可廢。
若要從此兩者影響性論之,空間聲學處理/整治 之影響性, 甚大大於room correction/EQ。(恕刪)
Edward77 wrote:
謝謝upsir大建...(恕刪)
ltbb20123820 wrote:
這是小弟最新的系統設...
Yuhsin4308 wrote:
我個人玩雙聲道的想法是以最簡單的撥放路徑,調教空間吸音與擴散、調整器材間的搭配,把喇叭擺放在最好的位置,而不會去用DSP等空間調教方式來調整聲音原本的走向。雖然現在的DSP已經做得很好,音染越來越小,比較不影響音質,但這不是個人對於雙聲道調教的作法。
環繞擴大機內建功能強大的調整方式,空間整治或是喇叭擺位等,大多可以藉由機器設定來調整,但這樣與玩雙聲道的精神就不一樣了。
環繞AV系統的目的跟雙聲道系統不同,並不是貶抑,因為要撥放的音訊內容本來就不一樣。要看電影,用環繞AV系統爽度就是高,但聽音樂還是用用雙聲道的架構,保留更多的音訊細節,同時透過聆聽空間整治,投射出真實完整的音場會是比較好聽的。
thxman.tw wrote:
雙聲道立體聲
多聲道立體聲
多聲道劇院立體聲
此三者,實為三種不同需求與特性別之聲重播,倘欲追求趨於【忠實】之聲重播,多難以雙修、三修,一聲空間擇一以求。
雜者,常雙頭、三頭皆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