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再見! 實體數位音樂時代的結束 [RIAA 2020]

不是所有二手CD價格都很高貴
我在拍賣市場買了這張名氣很大的CD (1992年,無IFPI)
結標價低到讓我都嚇了一跳












如果你有耐心等待,也許可以挖到寶物
記得 : 逢低承接,不追高
sabano wrote:
圖都撤了吧⋯⋯省的不小心惹上一身腥


謝謝你的提醒

這裡發表的文章基本上是學術研究、探討性質
小弟雖然沒有在本文第一頁標明 xxxx報告
但希望以事事求證的謹慎態度來說明CD時代的沒落
以及後續小眾時代CD二手商品的飆漲現象
如果小弟把圖都撤了只說明CD的名稱和二手價格
請問有人會相信這樣高出常情許多的價格嗎 ?
( 01名言 : 沒圖沒真相 )

另外買賣價格的透明化
可以讓二手市場更健全

譬如有一些人可能沒有時間等待到拍賣結標日(通常要7~10天)
只有到直購店或實體店購買
知道行情價也比較不會吃虧~
聽了好幾年的線上串流本,這次音響展抱著回味的心態逛了幾個CD展間。 本來想說買幾張Tidal上長聽的CD回家比較比較但是好難找喔。

店家把CD一片一片立起來在插在架上雖然這樣很省空間,古早也是這樣供人挑選,但是 對於想找特定CD的人來說很麻煩。 CD側面的資訊很少,要一張一張抽出來才看得到封面與細節。 抽了幾張看都不是自己要的整個購買慾望就冷了。
反倒是起了另一個念頭...就算買CD我也只是rip下來放到google drive。 乾脆回家上網購買下載版算了。 還可以挑bit rate高的買。

一般人要的是CD刻的內容,不是那個載體。 以前會買因為他是唯一好軟體的來源。
如今家裡的那台 Rotel hdcd player 也n年沒過電了。 早年買的幾百片CD rip後就認他發霉去。
不買CD後家裡的光碟機僅存的功能就是一年rip兩次音響大展的CD.

聽個音樂這麼麻煩, CD這個載體走入歷史剛好而已。
對本就願意花錢買CD的人來說
可能本身就有上千片的收藏
這時市場上有出現,有缺漏的片子時,有意願花高價買回來,這可以理解...

而對本來連花3~500買CD都很少的人來說,漲到幾千的片子那叫離譜...

完全不同的兩種心態.
李明益 wrote:
對本就願意花錢買CD...(恕刪)


會買CD的人是少數,會去買古董CD的是少數中的少數
台北有名的二手唱片行都把好貨放到競標網站,想要在店面尋寶也不容易
我還在拍賣市場買了這張也是當年名氣很大的CD (1998年)
結標價比上一張更低~









我發現如果那張CD當年銷售很好
發行量很大(如: 50 萬張以上)
二手CD供給量大,價格就漲不起來

想要聽原版CD聲音和串流聲音有何差異
可以在拍賣市場找當年發行量較大的CD
可能有物超所值的驚喜價
[ CD的輝煌時代回顧二 ]



1990年~1999年是華語流行音樂的全盛時期
也是CD音樂銷售的輝煌時期

有一位台灣的殿堂級女歌手一定要提
她是華語女歌手唱片銷量及演唱會場次紀錄保持人
全球已累積有5500餘萬張唱片銷量和270餘場世界巡迴售票演唱會
是華語流行音樂中 [天后中的天后]
她就是無人不知的張惠妹

1990年代初香港歌壇[四大天王]開始在台灣發行專輯
由劉德華1990發行的國語專輯《如果你是我的傳說》打頭陣
接下來張學友、郭富城、黎明也陸續發行專輯接棒
其中張學友1993年發行的[吻別]專輯
更創下台灣歌壇有史以來最高的136萬張銷售紀錄
本土唱片銷售節節敗退,市場一片愁雲慘霧

此時張惠妹的出現扭轉了趨勢
第一張專輯[姊妹]銷售就有121萬張
第二張專輯[Bad Boy] 銷售138萬張
打破了張學友專輯[吻別]的紀錄
至今仍然是臺灣最暢銷的專輯













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

認證機構 : 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
俗話說 :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992年張惠妹離開故鄉台東,在台北的餐廳打工和擺路邊攤賣衣服
1995年加入表哥的Relax樂團成為主唱,並開始在台北的許多酒吧駐唱
豐華唱片的張小燕、張雨生和陳復明等人聽過張惠妹在酒吧的現場表演後
決定與她簽約,並由張雨生啟發張惠妹的歌唱潛力
張惠妹在2008年張雨生20週年紀念會中曾自稱是「張雨生的大弟子」

......................................................................................................

幾年前,在一場記者會
有一位資深記者用讚嘆的語氣問張惠妹:

[ 這麼多年來,感覺妳都沒有什麼改變,仍然平易近人,謙虛有禮,妳是如何辦到的? ]

張惠妹調皮的回答說:

[ 那是因為我一出道就碰到一位很厲害的老闆娘(豐華唱片老闆娘張小燕),所以沒有變壞~ ]
[一場疫情改變了世界, CD銷售或許有觸底反彈的機會]


歐美因為封城,許多人不能外出
一些過去很平常的事情,如 :
逛實體商店購物
到實體學校讀書
參加藝人現場演唱會....

這些現在都要在電商、網路平台完成
許多人突然對實體(能夠觸摸、感覺形狀和溫度)
開始懷念起來~

英國在6月22日,唱片商店自封城以來首次重新開放後,實體唱片銷量猛增。
根據官方的數據,重新開放後第一周的銷量達到了COVID-19之前的最高銷量
黑膠唱片周銷量增加了27.57%,而CD唱片也增加了11.09%
總體而言,過去一周的實體唱片銷售佔整個唱片市場的19.1%,創下三個月來新高
或許這是[報復性消費]也說不定,值得繼續觀察


還有另外一件更令人驚訝的事
曾經被認為“絕不可能捲土重來的音樂格式”卡式錄音帶
也悄悄出現在市場
2020年上半年英國卡式錄音帶銷量比2019年上半年成長了103%,銷售了65,000個
2020全年銷量可望自2003年以來首次突破100,000個

Cassette sales have more than doubled in 2020



應該是真的有銷售猛增,因為我這二個月太約買了十片CD,有一部份是從英國寄來,但已經等了一個月多月還沒收到...不會是因為疫情的原因連CD一起被封城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