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以聽女聲為主的喇叭(10~25萬)

Pachilla wrote:
這裡有 2021 英國佬對 10 對 4-6 萬元等級書架喇叭 PK 結果:

中頻表現整體第一名: ATC SCM11 V2,但是女毒的第一名是使用了獨家碳纖維高音單體的 AE AE500,所以看起來同系列落地版本的 AE509 or AE520 可以去聽聽看,而且 H190 因該都推得動。

相關的連結


個人相當認同這是繼精典 AE1停產後設計製造最用心的作品
碳纖維震模堅韌輕巧.用在中低音不稀奇.但因為良率關係成本關係用在高音相對很少
這讓中低頻鋼性堅強低失真.高音延伸不單薄不刮耳
相當值得推薦的好喇叭....
AE碳纖維震模


Pachilla
請問是聽那個版本的 ATC? 因為根據這評論家, SCM11 V2的高音在 10 對喇叭中是跟 Ophidian Audio Mojo 2 並列第一的,不過 AE500 的女聲表現排名第一。很想聽看看
challenge0022
應該是SCM7頻率響應 (-6dB): 60Hz-22kHz.低頻屬於有限沉潛類.於是AE500抱回家.....
我的空間和你差不多4.2*3.5m
比較偏好mbl的360度發聲
現在用二手的mbl書架+同牌擴大機



PY8888 wrote:
感謝各位網兄的意見,(恕刪)
李明益 wrote:
假設你喇叭會非常靠近後牆 這種情況下..TANNOY的Prestige系列的喇叭就非常適合

請問TANNOY的甚麼設計或特點讓它可以比較靠近後牆而無以下音場深度和低音質感的問題?

之前的討論:
無論喇叭的低音反射孔是在前或在後,只要喇叭很靠近後牆 最明顯的缺點就是,音樂的音場深度馬上會變差.原因很簡單,就是喇叭的直接音會後牆的反射音變得更接近 如此就直接影響到音場的深度了. 就喇叭很靠後牆來說...是的,低頻會較強,量會多,但那不是質感...(反而只會模糊音像)
lingo1388 wrote:
如果另訂規格,而多用一個員工甚或產線,那成本才高

有道理。若只針對「女聲」的表現評價以下何者正確呢? 還是每個系列不一樣? 若以您擁有的ATC SCM20 2音路 vs SCM100 3音路答案為何呢?

1. 「2音路」的女聲基音頻率範圍幾乎都由同一顆中低音單體發出,不須經分音器分配,無單體銜接問題,人聲發音比同系列3音路自然,再者2音路中低音單體比3音路小或少且音箱小,低音相對弱對人聲的干擾比較小,所以人聲通常比3音路清晰自然

2. 「3音路」有獨立且擅長中音的中音單體負責人耳最敏感的中頻和女聲的大部分頻率,高音和低音單體不須勉強兼顧其較不善長的中音範圍,高、中、低音單體各司其職的結果女聲部份一定比同系列2音路厚實自然且寬鬆
PY8888 wrote:
有道理。若只針對「女(恕刪)


現在雖和100PSL天天相伴,反而很少開機聆聽,原因在於擺置的房間約莫只有 2坪多,空間過小﹙當初權宜只是為了搬移方便﹚用"想"的就覺得不會有好聲音,另一方面是Tannoy這對主動喇叭接IPAD,無須開關機、調整﹙沒聲音喇叭自動待機﹚根本不用管它,想到了點開螢幕Spotify選曲﹙經常點用類別﹚按▶就又開始,也不用煩惱選播那張﹙也能瞭解愈多器材使用TRS的用意,非主題不說了﹚,使用上太方便;所以,特別跑去開機,回味一下100PSL!

所說的二、三音路「工作原理」是沒什麼研究,但聲音特性差不多一如描述,100PSL和20ASL PRO在聆聽室內有短暫時間共處,印象中最大差異在音調感覺就像國語四聲相差一個聲﹙不知道在那一篇文中有特別點出﹚;剛剛又去播了「皇家夜總會 The Look of Love」,100PSL讓Dusty Springfield口腔溼潤到幾乎噴出口水,但聲音沈悶到讓人不會有心理共嗚,低頻有些轟﹙應該是空間太小﹚,關機!

記得前面有建議使用大型的書架型喇叭,正是親身體驗過的,而且房間整體視覺不會感到那麼擁擠,當然僅限於個人使用過的機型啦;常在想,如果只聽某些類型音樂,理論上應該可以管好那頻段表現即可,喇叭相對好像比較容易物色才是。
lingo1388 wrote:
100PSL和20ASL PRO在聆聽室內有短暫時間共處,印象中最大差異在音調感覺就像國語四聲相差一個聲

意思是哪個比哪個少了 超低音 還是 少了中音呢?
PY8888 wrote:
超低音 還是 少了中音呢


「超低音 還是 少了中音呢」???有提到超低音?中音?
猜想是指「國語四聲」這段,我的聽感,如果20A是一聲,100P會是二聲。
有人會用厚度來形容,一般而言低頻佳感覺聲音比較有厚度。
這都是對聲音感覺的描述,並不需用拿尺去量啦!
Pachilla
類似汽車 4AT 變速跟 6AT 變速的加速感差異? [XD]
lingo1388
6AT這下換我懵了,因為沒開過!都一樣是A到底。
PY8888 wrote:
有道理。若只針對「女


分音器要看分頻點及幾階, 一階為-6dB, 二階為-12dB, 階數越多, 下陷就越抖, 以二音路來說, 分頻點1.5k~3.5kHz,
高音通常會從900HZ就開始銜接, 以人聲82~1200Hz, 高音喇叭會有銜接處, 簡單的實驗, 例如喇叭端子有Bi-Way ,將高音路拆掉, 聽女音很明顯就黯淡了, 所以你說的分音器的運作截止點, 它本身就是斜率曲線, 而不是斷涯式的截止曲線
PY8888 wrote:
有道理。若只針對「女(恕刪)

如果不看品牌的話我蠻推薦淘寶牌的scan speak喇叭

我前陣子買了一對回來

ATC就被我丟去一邊當備用喇叭了



聲音朋友聽完後,說有20萬等級的聲音(朋友喇叭是FOCAL 烏托邦),只花6萬就有20萬的聲音,超爽的

這裡試聽:
按這裡檢視網頁
jawel wrote:
分音器的運作截止點, 它本身就是斜率曲線, 而不是斷涯式的截止曲線

沒錯,所以分頻點附近會有銜接順暢度和相位失真問題,無論幾階濾波

以ATC同系列SCM19和SCM40為例,前者為2音路分頻點2.5KHZ,後者為3音路分頻點380Hz & 3.5KHZ,以下何者正確呢?

1. 「2音路」的女聲基音頻率範圍幾乎都由同一顆中低音單體發出,不須經分音器分配,無單體銜接問題,人聲發音比同系列3音路自然,再者2音路中低音單體比3音路小或少且音箱小,低音相對弱對人聲的干擾比較小,所以人聲通常比3音路清晰自然

2. 「3音路」有獨立且擅長中音的中音單體負責人耳最敏感的中頻和女聲的大部分頻率,高音和低音單體不須勉強兼顧其較不善長的中音範圍,高、中、低音單體各司其職的結果女聲部份一定比同系列2音路厚實自然且寬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