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真的有差嗎?」USB線材大哉問

El Guapo wrote:
短處大概就是很挑線,在 PC 上使用可能需要加一個 Intona 做隔離

謝謝您的經驗分享,這也是我會想選5442而不是4262的原因 之一,5442可以外接電源,也許或多或少可以緩解挑線的難處,但是價格就又一級跳了。

先來玩玩J-test與two tone,用手上有的96kHz sample rate的32bit錄音機代替示波器,來看看會有什麼發現。
xxxxx770218 wrote:
我覺得關於"USB線"不用想得太複雜耶,畢竟它工作時不是在傳遞類比訊號、並沒有那麼"玄"!

底下是用示波器量 USB data line 的類比方波訊號:
USB client chip 收到後, 依據 USB SPEC 的 analog voltage threshold, 決定輸出 0 or 1 的 data.


當 USB 線抗外部干擾太差, 或者線拉太長 ( ex 3公尺) , 導致電壓衰減, 無法達到規格時, 導致檢查資料完整性有誤時, USB client chip 會要求 server chip 重送. 如果還是無法改善, Windows 會顯示 "無法偵測到 USB 裝置", 直接罷工.
李奕文
趕快買條肉肉痛壓壓驚
nike6453
剛買了在用了
使用REW產生48kHz 16bit J-TEST測試檔120秒。先看一下原始檔的特性:
FFT計算方式:
Sample rate 96kHz
FFT window: 2^22 (2M points)
Window function: Hann
Normalized peak: 90dB (方便跟錄音比較)

因為錄音會有底噪,要到達-200dB以下不容易,因此放大取上半部以利後續比較。

以上就是沒有jitter下應該看到的樣子。48kHz/4=12kHz有一根peak。其它一根根小的tone就是J-Test造出來的,與最大的peak相差約100~120dB。

實際量測:利用Roon經網路播放到樹莓派,然後透過USB連接DAC輸出,使用Tascam X6錄音。

做頻譜分析得到下圖。

與理想值疊圖來比較:
深色點是理想值,可以看到幾乎完全重疊,也就是說J-Test測試在我的系統上幾乎看不出有jitter造成的失真。

(補充更正:應該不適合說是jitter造成的失真,J-Test在大多數sigma-delta DAC與jitter相關度不高)

至於最左邊有一些突起,這一塊是60Hz及其倍數的電源雜訊:


接下來拿掉USB隔離器:仍看不出有大差異。



再把USB線換成買列表機附贈的小黑線:還是沒有什麼改變。


把三張不同USB配置量到的圖疊在一起看:

三者幾乎重疊,只有些許差異,也許只是量測誤差,放大來看也沒看到什麼明顯差異趨勢。

就連電源雜訊也都長一個樣:


結論:「就我的系統,看不出USB線會影響DAC。」
goldbingo
El Guapo 此量測錄音機ADC是32 bit float/96kHz(錄音機最高就96kHz)。至於Jtest改用24 bit再找時間試試。[謝謝]
goldbingo
El Guapo 若只想觀察20kHz以下頻帶,96kHz sample rate應該夠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