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 805D4 + AQ C3900 + A75 試聽感想

tsan12168 wrote:
家裏有aq的c-280v...(恕刪)

C290 , C2800 , C2820 , C3800 都聽過, 每一個世代的進化,或等級上的差異都是明顯的,
都到了 C3900 再怎樣也不會回頭去找 280v 吧, 除非你就是迷戀執戀在那個世代的美學上

音響器材, 尤其是喇叭就跟女人一樣, 如果都入不了眼了,
你還會去在意他有多溫柔賢慧 有多少內涵
宅男工程師
sifon 比較 C3900 vs C2850 的個人感覺是, 聲音層次更綿密有力, 小提琴拉高音滑順較少刺耳, 但兩者價差一倍, 最後入手二手 C2850.
sifon
宅男工程師 了解。謝謝。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好聽的器材其實也不一定貴

其實不同受薪族群, 對 "昂貴價格" 有不同的認知.
在不是群體比對狀況下, 大部分單一發燒友在昇級音響時,
總是買更 "貴" 的器材線材, 來讓系統變得更 "好聽".
例如: TEAC NT-505X (5萬台幣) > Esoteric N-01XD SE (72.9萬台幣) > Lampizator Horizon 真空管DAC 前級 (44,000 歐元)
宅男工程師 wrote:
其實不同受薪族群, ...(恕刪)

先表明我是支持性價比的態度,然後分享我的心得。

更貴的更好聽這其實不是必然,其實器材線材的價格到了一定程度後再上去比的都是極端的音響性能。

以最近聽過的三台前級為例,價格由低到高分別是MBL6010D、Burmester077、Boulder2110,最貴的卻不是最好聽的。

但是Boulder2110是這三台前級中音響性能最好的。我用低輸出唱頭把唱放增益開到75db,只有Boulder底噪一樣乾淨,大音量也不失真。

其實如果我用數位系統或者不用低輸出唱頭,甚至配升壓器,MBL或Burmester都比Boulder好聽。

我認為重點是搭配。
宅男工程師
認同, 音響系統+空間設置的搭配, 能營造更好的聆聽體驗. 會用上幾十上百萬的線材, 應該是很滿意現有 訊源機/前後級擴大機/喇叭 的表現
音響器材進入頂級範圍,都會有屬於自家招牌的美學及絕學(電子新貴除外),所以,聲音表現不是問題,價格也不會是問題,消費重點在「喜歡」什麼(包括聲音、外型…)?尤其,資深樂友一路走來心中美學自有定見,很多不是(也不能)用「好、壞」可以理解或解釋的;舉個例好了:蔡琴、張惠妹、蔡健雅…那個好?這個層次不是「超級星光大道」可以比擬的。

「玩」音響就是不斷「比較」的過程,器材除了和自己的比,也要和別人的比(個人財力終究有限),器材可以比、線材也可以比,硬體可以比、軟體也可以比…,不斷的追求「真善美」,那怕只是些許的變化(聽不出來的就…畢竟別人也幫不上忙),都有助於審美觀建立是值得的,故「音響」不僅是技術,也是藝術,跟人「老不老」一點關係都沒有;反之,也可以從個人器材選擇中看出個人的美學涵養與品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