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爸蠻早頓悟 "底聲" 的重要性, 經前輩文章一點 這點抓對了 !
包括宅爸在內的玩家, 敗家第一步不見得敢 砸錢直攻能下探 20 Hz 的 Hi-end 主聲道,
如 Maestro 之流的 speakers (能推好 Maestro 的後級 又是一筆可觀的投資)
窮人 or 初哥 經濟作法 => 用 SW 打底
紮實的聲底,能有效平衡(超)高頻 , 好比地下室蓋四層,地面蓋 50 層都粉穩
SW : 參考前文 劉漢盛老師的顧慮 & Bass player 的思維
宅爸持續抓對方向
挑選中高階 附 DSP 的 SW 又省下好多駐波處理的力氣 & 時間
Anthem Room correction 在 Hi-end 口碑極佳,
又下對一步棋 ? 用它的 DSP 重低音 效果必然在水準以上

無意間一口氣超越 Hi-end speakers without Room correction => 邏輯對吧 ?

cuz 大落地帶來的駐波 難免遮敝了細節
走到這步,大空間的擴散能力又是加分.....但不是人人都有大空間, 此題跳過喽 ~~~~
同理可否證明, 小書架加超高音 is not a right way to go ? 底聲不足.
那原廠為何敢賣 Be,diamond in the Bookshelf ? e.g Be-1008, S1 ....etc
宅爸以為原廠要 user 再搭配 right Amp 去推這些高階 Bookshelf
Amp 配的好 低頻保證脫胎換骨, 參考宅爸前文經驗談
或以 2.1 來解, 記得店家當時擺了一台帶 DSP 的 SW (Paradigm SE) 配小巧的 S1.
音響之路 雖有玄學之稽,但絕對有邏輯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