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播、AV、HIFI三合一多声道系统与数码音频载体的未来

Monte920 wrote:
以一般的綜擴而言,...(恕刪)


刚才,拍了我的系统 AV8801 Audyssey模式 RCA Analog Audio out → PM-11S3 × 2(COMPLETE BI-AMP)→ Turnberry GR 实际播放音频文件的图片。图片可见,Audyssey 作用(启用前级处理),8801音量为0(屏蔽前级放大),11S3音量为-40(前级放大,调整音量):




另外,把 ai_0301 兄弟的系统中 Analog Audio Out端子输出时的图片(數位流 好聲的黃金方程式 (附接線圖) #147),转载如下:




我的系统,音源来自USB,5.0声道;ai_0301 兄弟的系统,音源来自网络,2.1声道。但都是 Audyssey 作用(启用前级处理),8801音量为0(屏蔽前级放大),由后接的HIFI综扩或HIFI前级进行前级放大,控制音量。
另外,除了网络存储、活动硬盘、U盘、计算机声、显卡等数播输出,还有一个绝大多数人不太清楚的音频数播输出方式 — 计算机 Windows媒体流输出。


计算机 Windows媒体流输出:
1. 一台可以流畅运行Win7、Win8、Win10的计算机;
2. 一台连接计算机的路由器通过一条网线连接一台有网络接口的AV前级、BD机、数播机、电视机等;
3. 简单设置一下媒体流相关选项。
4. 选择音频文件(WAV、MP3等),右键,播放。
5. 简便易行,音质挺好。
6. 在两端设备已定的情况下,主要可玩儿点是换路由器和换网线。
目前,我有3台可接收计算机 Windows媒体流输出的设备:

计算机 Windows媒体流输出到AV8801播放:

计算机 Windows媒体流输出到LX88播放:

用我的计算机,计算机 Windows媒体流输出的音乐,有一些所谓的模拟味儿,听感要好于计算机声卡、显卡的输出方式。

总之,计算机 Windows媒体流输出数播,简便易行,音质很好。
yah302 wrote:
图片可见,Audyssey 作用(启用前级处理),8801音量为0(屏蔽前级放大),11S3音量为-40(前级放大,调整音量)



Audyssey雖然有開,但它的EQ作用有沒有從Analog Audio Out傳到PM11S3? 則仍是大有疑問. 因為你在播放時,可以把A8801音量調大調小,都不影響傳到PM11S3的訊號.

這時該做的,就是像不良中年大大建議的,把Audyssey打開或關掉,看會不會影響訊號的音質? 把它錄音下來,讓大家聽聽看。

如果EQ可以影響Analog Audio Out, 那它的功用其實就跟13組的Pre-Out沒差太多,只差在音量而已. 照理說在功用上, Analog Audio Out應該是完全沒有AV8801前級的影響,為的就是要保持原訊源不受到音量和EQ的影響,會受到前級影響的端子則是Pre-Out. 當然這部分連Marantz都講得不清不楚,那就各自表述了!
Monte920 wrote:
Audyssey雖...(恕刪)


兄弟的质疑非常有道理,从常识来说也应该如你所说。

今天,我又试了一下,无论 Pre-Out输出、还是 Analog Audio Out输出,Audyssey 都是显示作用的,两者的区别只是在于前者由8801前级放大,后者由11S3前级放大。

Analog Audio Out输出时 Audyssey显示作用,确实不符合常规,但它又确确实实存在。这种情况,究竟是马兰士机器的BUG,还是某种无意的巧合,或是其他的什么,恐怕只有天知道了。至于咱们一般的用家,认可也罢,存疑也罢,不认也罢,随它去吧


其实,我的系统是不用Analog Audio Out端子的,因为现在绝大多数时间听的是HIFI五声道,均为 AV8801 Audyssey模式 五声道Balanced XLR pre out,只是选一下 Multi Ch Stereo / DSD / DTS / DOLBY 等聆听类型即可。之所以强调一下 Analog Audio Out端子的作用,一不是所有烧友的HIFI前级或综扩都有XLR输入接口,二只是如实描述其功能对HIFI双声道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说到XLR接口,马家只有HIFI旗舰机才配备,如SA-11S3、PM-11S3、NA-11S1等,似乎有些小气了吧。

为何要这么说,因为一些马兰士HIFI旗舰器材用家(包括本人)认为,马家旗舰机的XLR接口要比RAC接口的音质、音效等要好那么一些。既然是好东西,怎么不在次旗舰机上也使用呢?如果次旗舰也配备XLR接口,不但有益于马家的用户,应该还可以增加销量嘛。当然,也有可能次旗舰的内部配置不适合搞XLR接口?

不过,马家的AV前级,倒是旗舰、次旗舰都有 Balanced XLR 输出。尤其是AV旗舰,还有一对 Balanced XLR IN 接口,兼顾了HIFI双声道的用户,这点还是挺值得称道的。

现在,我的五声道系统,从头到尾均为平衡连接。对马家机来说,这样应该是最佳的连接方式?

應該是這麼說吧: 平衡端子輸出的類比訊號並沒有在音質上比非平衡端子好,基本上是一樣的,但XLR線能夠減少輸出訊號受到干擾.

RCA的原理很簡單,中間突出那一根就是輸出訊號的,而周圍那一圈則是地線. 如果線的長度太長(超過6米),或線的隔絕做得不夠好時,那RCA線就像一根天線,很容易吸收電磁波,受到干擾,產生電磁波雜音或電頻聲.

XLR有三條線. Hot傳輸的是跟RCA中間那一根一樣的訊號(電壓通常會高一些). Cold傳輸的是極性相反的訊號. G則是地線. 它的好處是雖然線可以拉得很長,如20~30米,但一旦受到電磁波干擾,hot和cold的相反極性就會讓干擾波抵銷掉(所以才叫做balanced),因此可以傳比較遠,也不會有干擾. 最適合運用的場合是舞台上的麥克風. 或是錄音室,從錄音房牽線到控制房都會需要一些距離.

了解這些原理之後,如果各位的擴大機上沒有XLR平衡端子,也不用覺得遺憾. 只要你的RCA線不要太長(通常都很少會用超過3公尺),材質與隔絕做好一些,不產生干擾的話,那其實音質都一樣. RCA甚至還有一個好處,它金屬接觸的面積比XLR的三個點接觸面積更大,因此在少數的情況下,甚至有人說他的RCA線的音質還更好一些. 下面這篇文章建議你如果擴大機有兩種端子,那兩種線都應該試試看,理論上音質應該都一樣,但你若真的發覺某一個端子的音質好過另外一種時,那就用那種. 有可能XLR會好一些,但也有RCA線音質更好的例子出現過.
https://www.chord.co.uk/xlr-vs-rca/
(Our experience is that there are systems where the XLR connection sounds better than the RCA connection, and there are systems where the opposite is true.
So with any system that has both XLR and RCA connections, we would recommend that you try both connections and decide for yourself which is the better sounding connection for you.)

另外這篇文章也很好,值得一讀:
http://www.aviom.com/blog/balanced-vs-unbalance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