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還是浪費錢?請問大家的意見

kao_photo wrote:
不是這版本吧⋯⋯我的(恕刪)


哈哈,原來大家都有這一張,只不過我的年代好像更舊一點…

lingo1388
Erich Kunzel / 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 1812爆棚效果不如「電影奇幻冒險系列」尤其「侏羅紀公園」;個人認為B&W喇叭並不置重於爆棚表現。
Tsui0514
同意lingo1388大,這張1812的確不是很爆,其實神力女超人的第一首Amazons of Themyscira 也還算不錯,侏羅紀我只有藍光,沒收OST,真的買不完啊⋯⋯
Monte920 wrote:
呵呵, 我以前在別的(恕刪)
擴大機的輸出功率越大在音量稍大時低頻的輸出還是紮實的,不會軟腳。有鑑於此,找個不差的後級diy,變壓器輸出足250瓦,工作電壓18Vac,濾波電容並聯的大大的,偏壓調高(不到a類),這樣輸出只有35瓦/8歐姆且在60hz不失真,但在40Hz工作電壓降多了會軟腳,失真.這樣音量就很大,雖説在宜蘭不擾鄰,也多開在20多瓦。最重要的是重量不到20公斤,對小老頭來說搬來搬去還吃得消,來取代幾台三四十公斤級的後級。
Volf
[讚][拇指向上][100分]
Tsui0514
佩服CS大!現在就算20公斤我也不想抱來抱去啦[囧]
kao_photo wrote:
不是這版本吧⋯⋯我的聽起來像電子鞭炮聲.


是這個版本. 你要大膽的把音量轉很大, 然後仔細觀察你702S2或805D2的低音. 如果砲聲時低音體沒有前後震動, 表示你還是開很小聲.
Tsui0514
很震撼吼?呵呵
kao_photo
原來我誤會你了702和CD,音量要開這麼大才行。嚇死人了,如果樓上有住人,一定會下來問候一聲。
辛辛那提為Telarc錄了兩次1812序曲, 一次是1979年,只有CD; 第二次是2001年,有CD與SACD.




1979年版其實比較刺激, 但需要好器材, 大出力. 如果器材出力不足, 不是有破音, 就是像電子鞭炮聲. 但如果用好的器材並且大出力, 那威力就很嚇人.

2001年版錄音技術有進步, 砲聲聽起來較雄壯低沈, 而且一般普通器材就可以表現得不錯, 當然,高級有力的器材聽起來更爽就是了.
Tsui0514
M大說的兩個CD版本記憶中我都有,但新的不知道丟哪了?等不到下午,直接把音量調到60,終於瞬間跳到4.5瓦啦!可能目前的環境問題,聽起來還是沒年輕時的老系統震撼,當時是一個兩坪房間,只有普通音響跟床。
CS_TANG
4.5W對喇叭是8歐姆則擴大機輸出不到0.8A,4歐姆則1A出頭,當然聲音大小還取決於喇叭靈敏度,這對Tsui大的擴大機輸出僅是九牛一毛.適度音量完美的聲音比較重要,想開大聲還要有空間的處理。
升級呀
kao_photo
想升級CD就好了.....干...沒想到是同個版本[羞]
Tsui0514
這個版本已經很不錯啦!當初會再買新版是因為舊的找不到,結果現在舊的出現,新的反而不見了⋯⋯
我的AV8802a的前級電平輸出應該跟你的AV8805一樣, 平常播放時是放在60~65之間的.

以下只是一個示範, 這是海頓的交響曲, 只是中等音量, MC352輸出大約是3.5瓦.
Tsui0514
M大,你家可以開到60-65,我家是公寓,50應該是我的極大值了。今天開到60真的是開的我心驚膽跳的[冷]
Tsui0514 wrote:
聽了這麼多歌,想說的是,換了462之後,真的不用再接subwoofer,滿滿的低頻。不過她的低頻控制的很好,不會因為音量調太大而而讓低頻變成噪音。而中高頻也變的圓潤不會太尖(刺耳),感覺上跟低頻相比好像中高頻變小了,但卻聽的清清楚楚,連歌手唇齒聲也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聽到,這真的讓我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最讓我疑惑的是,為什麼不管我怎麼催,462都只維持在0.45瓦的出力?平常大概都只開到30的音量,這週開到50卻還是只有0.45瓦?(恕刪)

真是太好了,
終於有人用高級器材,證實一般室內聆聽功率就差不多 1W
我常提到這一點,但我覺得很少人相信,講到我都有點心虛。
我現在常用的幾台diy 管機,最大輸出功率都不到 2W。

一對靈敏度 95DB 的喇叭,用1W 輸出去推,在一米處,喇叭輸出就接近95DB了,95DB 是很大聲的聲音了,對我來說,太大聲了。
kao_photo
照你這麼説,好像買一台50W的入門機就行了,C/P值也高上許多[微笑]
Tsui0514
事實上我一個音響友就是只用20瓦的管機推他的804D。當時跟我用200瓦的Cambridge 851W比起來說真的(音量)並沒有比較差,反而多了些「人性」的感覺。
MiPiace wrote:
真是太好了,終於有人(恕刪)
靈敏度95Db的喇叭本就適合管機,不過在靜態下哼聲和嘶聲較躲不開,市面的喇叭多是85-90db,還是需要相對較大的擴大機輸出,記得以前在量取1812的砲聲是落在100-120hz,稍微大聲一點usher1.2的工作電壓瞬間會掉10幾V.如果變壓器太小就會軟腳破聲。所以一些Rotel Nad 等較小輸出的綜擴通通送人。
年過完了,想想也該繼續上來報告一下近期的變化,也算是紀錄一下。

其實過年期間並沒有太多的聆聽時間,因為大部份都在外面跑。而年假的後期還因為喝太多而躺了好幾天
真正在聽反而是年假結束後的這一個禮拜。
原本接851W時喇叭線是用bi-wire的方式,但換上462後,因為462的喇叭接頭只有兩個,所以就把804D的跳線再請出來,改用跳線的方式來做聆聽。過年期間反正有時間,就再一次的把兩種方式都試試看。先說跳線吧!在用跳線的時候,感覺聲音比較薄一點,但也不是不好聽,反而覺得比bi-wire耐聽,但整體的結像似乎是平面的。
換成bi-wire後,結像變立體了,聽古璇的女人香的時候,感覺聲音是一個圓圍繞著你,但聲音就真的比較躁,不耐聽。
這兩種方式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低頻比原本的851多,只是bi-wire的細節好像比較多(或者說更清楚,因為跳線的時候其實也有,但相對比較小聲)

就這樣聽著聽著,突然想到,聲音躁是不是因為電源線裡面有銀呢?就這樣再一次把前後級的電源線對調,(原本有銀的電源線接在462上面,因為當時的感覺是這樣低頻比較多)毛躁的感覺好像變少了,不過可能還需要多一點時間再試試看不同的音樂吧?

目前暫時維持bi-wire跟前級用銀銅電源線,後級用純銅電源線的方式來聆聽,器材也暫時不會再做變化,只是看看以目前自己有的設備跟線材做些對應的調整。希望能順利找到自己喜歡的聲音,也不枉這些設備了。
最後跟大家拜個晚年,虎虎生風!
Volf
[讚][拇指向上][100分]
Tsui0514 wrote:
哈哈,原來大家都有這(恕刪)


以下這張讚,我測試系統一定會用這張,這張日後絕版的話一定會漲價,將你的音量重頭固定好不要動,播到16聲砲聲播完,系統不吵不亂不轟不掛點(跳機燒喇吧),那恭喜你你的系統80分以上有了!
cd編號TELARC 80041
挖洗不良中年
那是要開多大聲? 音量開小一點,所有的器材都能過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