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laug2 wrote:
以前買的是這種掌上型電視(不過不是這台)
買這種電視,還不是想看就能看,因為在金門,常常打開看不到畫面或畫質很差,畫質好一點的時間點都是有軍艦靠岸的那幾天
在我的記憶裏,我當兵時,幾乎沒空看電視。
除了,入伍第一天,在連上安官旁看過 電視新聞報導 美國 NASA 太空梭 升空爆炸。
下部隊後, 我除了要站哨,還要陪長官去查哨。
我還要處理許多後勤事務。 除了吃飯 & 睡覺之外,24 小時全被佔滿。
我這樣 已經 算是 當兵裏面比較涼,
許多下級 步兵 營來找我,
居然步兵測驗都用走路,走到人死掉。
當時,我們師 戰車部隊,
還另外分配 1 人 1 部 DT125 (越野車),
為什麼不給步兵單位,
也 分配 1 人 1 部 DT125 (越野車) 呢?


1. 數位技術普及,以前聽音樂要用音響,現在聽音樂的主流管道變成行動裝置,聽音樂的方式大幅個人化。
2. 數位技術使可接受的音質能在較低成本下重現。以前類比時代的妖魔鬼怪都見光死,可玩可故弄玄虛的地方少很多;現在的音樂錄音,似乎也逐漸不再墨錄音好不好了?因為數位技術的大幅提昇讓錄音的品質都很高
3. 房價越來越貴,居住空間越來越小,越小的空間越不利hifi重現,但聽音樂的方式越加個人化,空間就不再那麼講究或甚至必要了,近十年來耳機系統發展蓬勃就看的出來
4. 因此傳統音響轉型,朝兩極化發展,大眾普及化,以及買不起的天價化。但整體來說音響比以前是貴很多
小時候的夢想就是買一套Burmester,但長大後卻體認到我輩魯蛇負擔不起的殘酷現實。一方面自己是學工程的,也覺得很不解音響怎麼可以賣到那麼貴,還說得天花亂墜。曾經在一家喜愛播放古典音樂的咖啡店,店家用的是很普通的商業廣播音響,但反而當下聆樂感受很好,與其追求器材,其實當下的氛圍反而更重要,那才是感動的來源,除非你的感動要用高昂的金錢來換...

小惡魔新聞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