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engine A2 和M-Audio AV40 哪個比較好?

各位大大:
小弟最近在考慮這兩款音箱,主要是拿來接電腦看DVD與聽音樂用的~

Audioengine A2 和M-Audio AV40 哪個比較好?

其優缺點各為何?
是否有其他廠牌在這價格範圍,體積不會過大,做得更好的?

謝謝大大們的指教喔~ ;-)
跟各位大大報告一下,小弟已經選購了其中一個喇叭~

小弟所購買的是Audioengine A2,目前心得如下:

Av40"據說"是音質比較好,各方面力道都比較強,但問題是比較容易有零件易壞的問題(相比A2).

小弟最後選購A2的理由如下:
(1) 音質已經相當好了 (小弟現在使用非常滿意),力道對於小弟房間來說,實在是很夠了 (只開音效卡35%,喇叭主音量1/3左右).
(2) 做工精緻 (小弟買的是白的)
(3) 體積算是小的了,但卻也不會太小(不然會在表現上產生物理局限),比起Av40算是小

以下是使用A2後的心得:
(1) 要開聲,開了以後會真的很好~! 小弟有用粉紅雜訊以及煲機王兩個來煲,已煲約200小時~ (大約150小時候,音質會出來,但小弟個人覺得,300小時應該才會完全出來)
(2) 附送的線材"不夠力",建議換成純銅喇叭線,或是鍍銀/純銀喇叭線. 訊號線也建議改成比較好的(小弟目前用的是以氮氣處理過的純銅音源線,效果不錯),建議接A2的RCA接頭,不要接3.5mm的.
(3) 單體沒有額外保護,所以在搬運以及平時使用要特別小心,免得不小心毀了好好的音箱(eg.筆去戳到...etc.)
(4) 若是可以,建議買個外接DAC,會有幫助的~ 音源很重要,不然再好的音箱,都無法完全發揮實力~ (小弟現在已訂購,正等著DAC的到來). 相信小弟,您的音效卡若不夠好,這音箱會"告訴"您 (解析度絕對夠)~

希望對有興趣的大大有幫助~ 謝謝~ ^_^
看到樓主的第一篇文章 本來想買 M-audio AV40 因為想說音箱大些共鳴也會好些。但是剛好連絡到一位朋友,他卻建議我用 Bose companion 2, 他認為 Bose 這對喇叭還算超值, 聲音也算正確,可充當監聽喇叭。比 M-audio 便宜,聲音也不會輸...後來我就買了 Bose 這對。Bose 這對體積也很小,但是聲音卻還很不錯。不知是否有人這三對都用過的 ? 建議一下,因為我還需要再買一組小型監聽..

預算想要再以下選一組

fostex PM0.4
Fostex 6301B
Audioengine A2 (台灣有嗎?)
Yamaha Msp3
Alesis M1 Active320 USB

另外不知樓主買哪個DAC ? 我需要好一點的外接音效卡,聽音樂為主 不知有何建議?



目前,小弟只是使用Creative X-Fi的Notebook soundcard,是接express接口的~ (筆記型電腦)

小弟目前已購入C&C F1U 隨身耳擴+USB DAC,希望這幾天能夠順利運達~ (還沒實測,所以無法分享心得)
購買此的理由是考慮空間性,攜帶性,以及可用於其他耳機~

若大大沒有空間與攜帶性的考量的話,您可以考慮其他比較大的DAC,相信效果應該會更好喔~ ^_^

*您可以去聽一下A2或其他的喇叭唷~ 小弟覺得Bose C2沒有Music Monitor來的"亮耳",但現在聽習慣A2後,在去店裡聽Music Monitor,並不覺得特別好喔~ 不知道是不是店家擺設問題~ :P

現在還有一台新的喇叭要運到,到時再跟大家分享心得囉~ 造型很特別的喇叭,另外,還搭配了個低音喇叭,不知表現如何就是了~ (不知有沒有甚麼大大有概念的? 小弟是看在這音箱是由B&W知名設計師設計的螺旋造型音箱,才決定購買聽聽看的)

Scandyna Microsub 2.1 加上 Micropod SE x 2 White

貼個圖跟大大們分享一下:

我現在也在找和樓主相似的 USB DAC,C&C F1U 是大陸製。想問一下樓主是從大陸寄回嗎 ? 老實說,現在大陸製的產品,我都上濤寶往查一下價格。台灣賣這些東西都賣恨貴....

我看中 Proaudio Cube 和 ESI U24XL 個人(預算關係)習慣用低階的錄音器材產品,
聲音比較中性,沒有太多誇大渲染...

A2 台灣好像找不到,請問樓主是從美國 ebay 買的嗎?連運費應該 8000上下
Bose MusicMonitor 好貴呢.. 想買二手也找不到。 最近也沒時間去試聽....不知道是否合胃口

太先進造型的產品,實在不適應,可能年紀大了




Eclin大大您好:
呵呵~ 小弟沒有那麼幸福啦~ 目前小弟人在紐西蘭,唉,更是難買這些東西啊~!
這裡的DAC更是貴到離譜,不得以,只好請在台灣的家人幫忙寄過來~ 能買到這DAC,已經算幸運啦~^_^

小弟的A2,很巧,紐西蘭當地還剛好有代理,價錢還算是合理,約NT$8000左右,所以就買了~

另外,小弟之前很常去聽Music Monitor,聲音算不錯,但並不覺得非常好~ 小弟個人覺得是挺認同之前在CNet評論上所看到的,若聲音不是太大,MusicMonitor跟Creative Gigaworks T40是真的不會差距太多~ 而聲音若開大點的話,Music Monitor因為限於其體積問題,就會顯出劣勢了~ 而T40跟A2真的是有好一定的差距唷~

小弟直到現在,也是挺喜歡MusicMonitor的,但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它真的很小,聲音也算不錯~ 但價錢實在太誇張~! 紐西蘭算還好了,比台灣便宜些,約$13000台幣~ 不過,依這價錢,小弟還沒有辦法因著它的小與這水準的音質而掏出這麼多的鈔票囉~ ^_^

若真有在台灣買MusicMonitor的預算的話,小弟大概會開始考慮B&W的產品了吧~ 再加些錢,弄個擴大機,那整個音質又完全是另一個水準的了~
各位大大您們好:
小弟今天正式收到 C&C F1U以及Scandyna Microsub 2.1 + Micropod speakers 了~

以下是小弟的心得:

C&C F1U跟小弟之前使用的Creative X-Fi Notebook(不是USB版的,是Express Card版的),感覺上並不會差很多.但可以感覺到似乎音樂有比較穩定以及細節稍微更明顯,加上這是全新品,所以,若跑20~30小時後,應該會更好.此外,X-Fi在Windows 7 上面,常因CPU的運作而有時會有"小小爆雜訊,但F1U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因此,雖然純音質上,目前不會跟X-Fi產生很大的差距,但確實在X-Fi之上.最後,F1U加上有獨立耳擴的功能,這樣一來,就會比X-Fi高一籌了~

*有一點小弟要提的,是以上的比較,是基於X-Fi有開Crystalizer的設定下來討論的(要上驅動程式).換句話說,F1U在基本的USB模式(沒有額外驅動程式),就有可以匹配X-Fi Crystalizer的水準了.

Scandyna不愧是B&W的設計團隊製作的,水準很好,在A2以上,不會在其以下.目前,小弟的心得如下:
(1) Micropod還是新品,還沒完全run開,但已經不輸A2了
(2) 剛才到處聽些音樂,不同的樂器都聽,中高音很棒 (恰好也是A2的強項),但Micropod感覺又稍微贏過一些喔~
(3) 小弟有個印象比較深的,是剛在聽Michael Jackson的歌時,Micropod對於背景音樂的解讀,真的會比較清楚的交代,以前有些細節沒能注意到,因為不明顯,但Micropod明白的"告訴"我這些細節了.之後回去聽A2,也確實發現有這些細節,但可以感覺到,這些細節並沒有Micropod來的清楚明顯.

Scandyna這套的缺點:
說到這,小弟也是挺嘔的~ 因為小弟是拿這套喇叭來當Laptop的喇叭,所以,會離喇叭比較近.偏偏,Microsub有個頭痛的缺點,就是底噪很明顯 (只有低音喇叭(Microsub)有這問題,至於Micropod則不會). 不得以,只好把這顆大低音喇叭轉個方向,現在好多了~

一般來說,低音喇叭會離人比較遠,只要離開大約1公尺以上,這低音喇叭的底噪就會很難發現,但不巧的是,小弟恰好拿這套喇叭來用在laptop上,所以,反倒是低音喇叭離我比較近,因此這也不能怪它啦 (看圖就知道了)~

*以上A2和Scandyna的比較,有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小弟的Scandyna喇叭是今天才到的,還沒有去換線喔~ 現在用的喇叭線真是給他有點爛(連高純度銅的水準都沒有)~! 而另一方面,A2現在用的喇叭線已是純銅兼鍍銀的線了 (厚,紐西蘭的線賣有夠貴,2公尺裸線花小弟NT$700多,氣屬倫,不知道有沒有高手大大考慮賣來紐西蘭的,郵資其實也應該還好)~

*至於訊號線,用的是差不多水準的了~ A2現在用的是AudioQuest的3.5mm to 3.5mm高純度實心銅的線,而Scandyna用的是高純度加氮氣處理過的音源線.

希望以上分享,能給對相關產品有興趣的大大一些資訊~
另外,小弟的耳朵還沒有高人幫忙鑑定過,所以,自認是木耳~ 若有論點是錯誤的,還請高手大大一定要指出來,一方面避免誤導其他大大,另一方面,小弟也可藉此修正觀念~ 謝謝喔~

最後貼張圖,跟大大們分享~ 由於相機現在別人那裡,所以,就用小弟舊舊的手機照啦,請大大們多忍耐一下囉~
*小弟沒想到這Scandyna的Sub woofer有這麼大...唉,小失算,空間一下變小了~

經過一小段時間持續觀察,小弟有一點要更正一下.小弟留意到,其實用USB的DAC,好像挺容易受電腦的干擾~ 反倒是Express Card雖然也會,但卻好像沒有那麼嚴重. 小弟將換USB線看看~ 發現F1U的線的確品質有待加強,不只是附送的音源線,可能連USB線也需要更換喔~ 再跟各位大大報告~ >_<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