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爸先前的 2011 AVR 雖然 Blu-Ray 等各類次世代音效支援豐富,但僅限影片
一旦玩 音樂數位串流,就只有支援兩聲道

導致 10% 的 DTS 音樂數位流需透過 高清機 or 藍光機 or PC
上述器材 又須 電視(電腦)螢幕 做選單介面, 一下就多開機 兩種器材
PC/Foobar 可以降轉 DTS/DSD 為 PCM 兩聲道輸出, 5.1(6.1) -> 2.0
差強人意


想確認 2012 後的新款 AVR Net streaming 是否已跨出 2.0 封印 ?
如 Pioneer SC-68, Denon 4520...等新款 AVR
可以傳輸 wav(flac) 內含 DTS 5.1/6.1 音效給擴大機 (or 多聲道前級)
做串流播放 ?
文章關鍵字


想請問銷售 2013 AVR model 的店家 or 已購入新款 AVR 用家
是否可以串流 & 輸出 DTS-ES wav ?

If yes, 播放資訊會顯示
下例為 DTS-ES 6.1, 擴大機面板 聲道數也會亮出 7.1 個燈號

傳輸路徑 NAS -> 區網 -> 網路播放機, 可透過 iOS remote control

DTS-HD 等次世代規格音樂,走 hdmi 則網路播放機尚無解
仍須透過 高清機,藍光機,PC 以 hdmi 傳給 AVR 解碼
畢節望族後裔
我的看法

為了自己的惰性,不學無術,省電藉口,或其它理由,去花另一筆錢.......... NAS 、APPLE TV 、NET XX etc.,

============================================

1.既有現成直通方案(也是多方角力出來的產物)不用,走DLNA,微利時代要花不少錢,花錢分析如下,看有那家廠商開 第一槍

2. HD RAW串流中繼需要多方設備配合,發燒商如何說服IT商共同分食,消費者可願多花額

外的錢??

3. 現成無線技術 叫的出商業名號(略) 可以說服燒友買單的, FACAL BIRD, DA XEO喇叭 等

尚不供應HD規格,且限制重重,要這HD東西要架構在 " WIFI " 乙太網路上,並非不可行,我認為沒問題,但除了前述多花錢買惰性外,廠商這邊也會自打嘴巴,將所謂 JITTER 類、數位線材神話理論無用化.


4.網路線走直通太接近原始方案,無線化會讓線材商荷包縮水一部份

暫時想到這邊..
570 wrote:
我的看法為了自己的惰...(恕刪)


我是覺得或許某些廠商荷包縮水。
但是無線的廠商荷包卻賺飽飽?!

瘦了一邊,卻肥了另外一邊,感覺都不太對



570 wrote:
4.網路線走直通...(恕刪)



宅爸也在觀察市場如何因應這一段數位流

Clouds -> Box => Pre-pro/Amp

首先來看 Box 的選項
1) 千元高清機 最便宜, 接近包山包海的 Codec
但 "=>" 指的是 hdmi, "->" 便宜的網路線

2) BD player 入門到高階 價差 10 倍以上
=> hdmi or 高階 BD 玩家改走 7.1 ...... 8 條發燒訊號線

3) Net music streamer 入門萬多元 至 Hi-end music streamer 幾十萬
Weiss/Linn/Naim/PS Audio/Cambridge Audio M6 ....各日系廠
SBT 近萬元,算最便宜一款

4) PC 買 laptop 價格相當於中高階 BDP (並不是便宜選項)
音質要好, 有其閹割程序, 外掛 USB/DAC,線材商機也多

但這個 Box => 是否可拿掉 ?
使音樂數位流簡化成 Clouds -> Pre-pro/Amp

2010 以後的 AVR 差一點就辦到了,沒想到解碼能力不錯的 AVR
數位流竟沿用 (3) 項,兩聲道規格,不支援 DTS audio music

事隔三年, 2013 AVR 製造商應該良心發現 他們偷懶太久了
今年的新機款不要再偷懶了, 目前等 店家 or 用家 檢視 是否為真 ?


p.s
音樂數位流前端 只投資 Pre-pro & 便宜的網路線 當然不是商家樂見的
後端 Power Amp & speakers 等類比器材 應該也要投資
空間投資,題目太大 先不談
畢節望族後裔

570 wrote:

...要這HD東西要架構在 " WIFI " 乙太網路上....(恕刪)


“WIFI”與“乙太網路”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哦......別誤導大家!

Leeming wrote:
“WIFI”與“乙太...(恕刪)


乙字前面幫我加個頓號, 謝謝.

有人少了符號看不懂的嗎?



2013 似乎是 AVR 悲慘的一年 ?

友站力捧,推薦的新款機種 都沒啥人氣
MyAV 店家比客人多的尷尬局面
廠商要加油喽, 多增加一些附加價值

宅爸以樂迷身份 給一些建議
1)Marantz 踏出一小步,納入 DTS audio DLNA 串流,HDAMX13,Pre-pro 分家 ....
大幅提升音樂性,但 iOS App 可以再出 iPad version 操做上更人性
2)開發 DTS-HD/Dolby-Digital True-HD audio DLNA 串流 ?
3)Room correction results 可以輸出到電腦 細讀研究
e.g Pioneer MCACC,加價購買的 Audyssey Pro kit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2013 似乎是...(恕刪)


不景氣吧,認識的一些大戶,都超級保守
不像以往的海派。


2008 Blu-Ray 規格釋出後, HTPC 玩家打頭陣

BD 價格持續下降,TV, 投影機進入 1080p 規格
2010~2011 AVR 邁入次世代規格, 引發換機潮,其間包括沒炒熱的 3D ready
AVR 下放 Room correction DSP 到中低階機種, DLNA 陸續普及
兩年內 藍光新機/藍光新劇院 開箱文綿綿不絕, 週週有新作.
2012 換機潮告一段落 ...... 靜待 殺手級新規格 ?
新款 AVR 開箱 從週報 -> 月報 -> 季報 -> 半年報

2013 AV8801 雖非殺手級產品, 但國外討論相當熱烈, 週週有人開箱
反觀 Taiwan .........zero, 必有其它因素 ?

Something like
本土景氣低迷/大量年輕人口旅外就業 => 15~20% 職場宅男們不在台灣
本土市場進入冬眠期
畢節望族後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