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入新家後 經過了一年多的音響測試以及研究

終於把家庭劇院調整到滿意的程度

過程相當辛苦

不過也終於告一個段落 短時間內也沒有心力再調整了XD

因此來分享自己的心得 提供給有需要的板友參考

其實一開始只是希望家裡有一台小音響可以播放音樂

那時候有興趣的是PHILIPS的骰子音響

外型佳 小巧可愛 但因為沒有藍芽或是Airplay功能 因此就放棄了

於是開始找了兩聲道組合

myamp+myspeaker(敗家之路開始)

myamp的多種介面的確方便 還可以藍芽播放

但使用一陣子後就發現在客廳有多組設備同時需要連接的情況下

(APPLE TV、XBOX、多媒體播放器、電視)

還是不太方便 而且每次開機都要重新把音量調大聲 有點不便

於是打算售出myamp 換成環繞擴大機

最終是直接找店家買了Denon X2100W

Denon X2100w的無線功能很方便

雖然沒有機會跟myamp比較音質差異

不過一般使用也算不錯了

有了環擴 所有設備都能夠接上擴大機輸出聲音跟影像

為myspeaker購入了ups四柱喇叭架下方墊上家中裝潢時多的30x30地磚(黑金石好貴)

再加上不織布墊最下面(可方便喇叭架移動擺位)

也把家中舊的onkyo喇叭上了腳架當後環繞

再購入JBL p12sw重低音 墊上auralex subdude ii

最後再補上中置klipsch rp440c 墊上mopad調整仰角


40~50Hz的駐波一直是家中的一大問題

一開始不懂擺位 即使用了Audyssey自動音場還是無法得到滿意的結果

聽音樂在Bass經常有不舒服的駐波

調整擺位之後 發現幾個心得:


1.主喇叭離牆約1公尺 可以得到更清晰的聲音

toe in朝向人耳外一點 兼顧音場 以及人聲的凝聚

toe in 越多 人聲越集中 但會影響音場


2.重低音擺位極其重要

一開始我放在牆角 即使用Audyssey調整

仍然出現部分頻率的嚴重駐波以及部分頻率嚴重凹陷

(使用TES1350A音壓計搭配test tone測試)

對於電影來說 最明顯的就是功夫熊貓一的越獄片段

所有能夠震屁股的低頻幾乎全部消失 即使調大重低音音量也沒有改善多少

最後選擇了左方主聲道內 離牆50cm處 斜斜擺放 效果還不錯

(為此須把電視放在電視櫃偏左方 但看久其實也不奇怪)

以100Hz以上聲音75db為參考點 低頻30Hz~100Hz大致可以維持在70db~80db之間


3.後環繞的位置盡量不要離耳朵太近

雖然因為家中空間因素 無法讓後環繞跟主聲道距離耳朵一樣

但過近的距離會導致太容易分辨聲音位置 而缺少音場

能夠拉遠就盡量拉遠 然後大約跟耳朵高度夾角30度左右

之前有試過斜向後方45度牆壁打 也有不錯效果

但最後還是把沙發拉離牆面30cm 然後環繞對耳


4.中置喇叭盡量把角度對向人耳 對於人聲效果影響滿大的

如果覺得人聲不夠清晰 可以適當加個2db左右


5.重低音Audyssey測試出來的音量 感覺用在音樂滿適合

但如果是看電影 個人習慣加個2.5db 會更有震撼力 可以依照個人喜好調整

6.在Audyssey測試音量時 我發現如果把腳凳暫時移開(我沙發前方有腳凳約長寬1x1m 40cm高)

似乎有讓Audyssey修正更好的效果

我測試時移開腳凳 測完後移回來 發現聽音樂的駐波改善滿多

但因為只有測試一次 不太確定


總結:

在音響之路上也走了一年多

從原本的3000預算 到現在加一加也花了快7萬

整個是入坑阿

雖然喇叭是聯合國 由於預算因素 還沒有機會聆聽套裝的差異

不過目前已經非常滿意

暫時不會再做變動 分享給各位板友一些小心得 也歡迎交流

家庭劇院喇叭調整的心得
有試過重低音擺右邊朝餐廳打嗎? 建議可以試試看.

airjackhu wrote:
有試過重低音擺右邊...(恕刪)

請問您是指 擺在右邊側牆中央處嗎?
有考慮過(繞場一週法 那個位置表現也不錯)
但是因為重低音的訊號線太短 而且也考量美觀因素
但之後有空時會加入考慮的 謝謝!
如果電視櫃是可移動的,可以試試放在右側,面朝左後方45度以上斜打,左右聲道可以再往前一點,避開重低音面直打喇叭架.
如果駐波過多再試試塞住低音反射孔,塞的時後建議找作廢的衣物即可,免得吸進去拉不出來.

airjackhu wrote:
如果電視櫃是可移動...(恕刪)

請問您指的是放在右上方的牆角 但是斜45度朝左下打嗎?
還是要放到比主聲道更靠近皇帝位的右方牆壁呢?
謝謝!
jeiwu wrote:
請問您指的是放在右...(恕刪)

放到主聲道前面當然比較好,但動線影響很大就不建議了.
主要目的是借由餐廳的空間製造出夠長的吞吐量,讓低頻延伸比較好,也避免駐波發生.
重低音的角度可以的話越朝餐廳方向越好,你可以試試看
jeiwu wrote:
重低音擺位極其重要



低音音波一般而言方向性並沒有很強,所以重低音擺位雖然的確是會影響到一些聲音,但是否"極其重要"?稍微移動一點位置聲音馬上完全不同? 我個人是有點存疑. 固然駐波也是會造成困擾,但轉動一下PHASE,也會改變一些駐波的影響,不一定要大費周章改變位置或角度. (有些重低音設計是朝地板打的,表示你根本不需要改變重低音的角度,不管怎麼轉它都是往下打).

我個人覺得Audyssey對LFE的調整對整個低音的表現影響很大,Audyssey似乎對於低音的壓制太過嚴厲. 我有環擴與綜擴. 你知道絕大部分綜擴是沒有LFE控制的,當我直接用pre-out的RCA輸入重低音(沒有LFE),發覺低音突然變強很多,但有偶爾放音樂時會有點失控(震動太大),所以我必須去調整我重低音上面的音量,以防失控.

當我換成接上環擴的LFE,經過Audyssey調整,使用同樣的重低音,同樣的擺位(沒有移動),結果那種震屁股的感覺消失了.我後來調整很久,在Audyssey中用手動控制,把主喇叭設定成"小"喇叭,所以我可以設定主喇叭的crossover頻率,然後在"LFE"與"LFE+Main"之間不斷的比較,並且重低音本身分頻點也在50~180Hz之間調整比較,還有dB數的加減反覆聆聽,才調出與綜擴輸出的重低音表現類似的結果出來.

所以我調整重低音是在環擴裏頭的Audyssey調整上下功夫,而不是改變擺位.建議樓主可以試試看.

Monte920 wrote:
低音音波一般而言方...(恕刪)


謝謝您的回覆 可能是我文章內沒有解釋清楚 重低音的擺位差異我主要是比較 牆角 以及 目前擺放的位置
這兩個差異相當的大 而如果是在同一個位置轉角度 則差異並不大 我的重低音是單體向前打 反射孔在下方
而phase因為只有0跟180可調整 較沒有可變性
我之前有用過myamp去接重低音 但發現要調整真的不容易 太小量感不足 太大又有駐波
我也是在audyssey設定small 分頻80Hz以下交給重低音 然後設定成LFE
發現這樣的低音比較乾淨
謝謝您的分享 我會再多嘗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