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很鼓勵對SUB有興趣的音響愛好者,從DIY的角度去進行對SUB的學習,在下以往也DIY,也在DIY的討論區出沒,若對於DIY SUB僅是為了自爽、自HIGH、或僅是以為材料費較便宜,而不願顧及與正視SUB的性能者,可省略跳過本文,毋須往下看。
1.勿陷於小信號測試的FR迷思。
2.當就小信號及大信號的性能盡可能的進行相關的性能測試。
3.現行的SUB模擬軟體,都有前行條件,並非等同於DIY後的特性,因此須就個別特性進行整箱調試(含儀測與聆測),以達完品。
4.任何同樣的單體,不同人進行設計與DIY都會有所差異,其後的SUB整箱調試也都會有別。
(例:中國X朝品牌使用AuraSound NS 18-992-4A 單體,你也用此單體,data-bass也將此單體整箱測試,你們三者整箱後的性能都一樣嗎?都趨於一致嗎?)
5.在DIY學習過程中,DIY並不會較便宜,往往更費財,不過只要肯從此過程去進行學理的研讀與實務的相印證與反饋,將會使自己學習到更多,成長的更多,切莫僅是盲目的抄襲他人的設計而自己不研讀相關的學理並進行實務驗證,若如此,並不會有太多的成長。當自身成長到一定程度後,要DIY出完品的性能比常態廠製SUB的性能好且便宜的機會便會增多。
6.祝各位DIYer 快樂D出自己滿意的SUB。
同場放映: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457509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