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有空時會去"發燒人聲推薦區"挖寶!也因此買了不少既動聽、錄音效果又好的CD。感謝大大們的分享!
最近想買其中推薦的一張CD:"伶歌"。上網一查,有幾個版本,價格不一,從便宜到高價位,依次為:一般版(350)、純銀版(380)、德國壓製版(580)、HQCD版(680)。想請教:是否價格愈高,音效愈好?或是哪個版本好?煩請有類似經驗或研究的前輩分享。感恩!
shaolihmin wrote:
大家好!
有空時會去"發燒人聲推薦區"挖寶!也因此買了不少既動聽、錄音效果又好的CD。感謝大大們的分享!
最近想買其中推薦的一張CD:"伶歌"。上網一查,有幾個版本,價格不一,從便宜到高價位,依次為:一般版(350)、純銀版(380)、德國壓製版(580)、HQCD版(680)。想請教:是否價格愈高,音效愈好?或是哪個版本好?煩請有類似經驗或研究的前輩分享。感恩!
供參
1. 首先您得對於「音效」的「好」須有一個可衡準的標尺。你的「好」與他人的「好」往往定義與衡準標尺不同。
2. 「音效」與「價格」無正相關的關係存在。
3. 若您想了解不同版本間的差異,得進行分析。
4. 若您想了解在自己的系統播放不同版本(一般版、純銀版、德國壓製版、HQCD版)下的個人喜好,得就自己的系統的播放與聆判。
5. 對於不同的聆聽環境與重播設備性能,有時不同的版本就產生了適宜性。(ex.手機、戶外飲料店、餐廳、良好的聲學空間與性能優良的設備...等會有所別)
請同參
https://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5716038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5716038
http://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s=e020344f86926696dd15a6c6f330b78c&threadid=20484843&perpage=12&pagenumber=1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s=e020344f86926696dd15a6c6f330b78c&threadid=20484843&perpage=12&pagenumber=1
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s=775cb757d1f5652a12f7c3feeb0c9be7&threadid=20484843&perpage=12&pagenumber=2
PS.
不同版本的差異,偶時可當作是不同的藝術再創作之呈現。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luxor_w wrote:
以技術來看的話
HQCD就是一種反射訊號很強很好的技術,讓CD唱盤讀取能力更好。不是噱頭
下面廣告裡的量測圖形稱為「眼圖」,就是雷射讀取光盤後的RF訊號,一般人有示波器跟標準片就可以做這種圖。
圖形越對稱、規律、不扭曲,RF擺幅越高則越好。
眼圖太爛,不是CD片況太差,就是CD唱盤讀片能力差。
以下供眾看倌參茲
1. 音頻載媒及技術的發展、改進,對於音頻(或含藝術信息音頻)可擁有更佳的相關性能,對於藝術創作、藝術再創作或音頻資料的儲存、讀取等有更多的性能效益。
2. 然而,過往已既存於載媒(如母帶...等)之音頻信號內容,新的音頻載媒體及技術的發展、改進對於既存之音頻信號內容的重製再發行,不見得都能啟到良好的效益,而且發行商的作為也影響了重製再發行的音訊內容特性。
3. 例如,前文第一個連結(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5716038),阿姐鼓 的 CD音頻源 與 luxor_w 兄的 XRCD2 音頻源內容就差異不小,在 TT DR Meter 的分析下,DR 也是差異甚大,XRCD2的DR並沒有較佳,反而更低。
4. HQCD、UHQCD是音頻載媒及技術的發展、改進,然不等於既存音頻內容的重製再發行之改進,須透過相關的分析才較能有了解 (Case by Case)。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shaolihmin wrote:
一般版(350)、純銀版(380)、德國壓製版(580)、HQCD版(680)。想請教:是否價格愈高,音效愈好?或是哪個版本好?
個人而言,會比較注意「有、無」對原始母帶的「處理」﹙雖然大部分不會主動揭露資訊﹚。
這麼說好了,我們覺得這個作品「好」是因為「原始」版本表現好,後因還有市場銷售需求而再版、複刻…,但囿某些因素須對原始母帶做部分調整,如此還會是原來的「好」版本嗎?肯定是不同!
從過去經驗來看,「原版」發燒或得獎…,「再發行」大眾熱度、接受度﹙音樂表現、效果﹚就沒有原來的那麼優,更從沒聽過一般般的作品,經再版、複刻而一躍成為發燒或得獎…,是吧!否則那些追逐ED1不就是傻子!?故認為,即使科技再發達再進步,再版或複刻都無法超越原始版本,因為目前這些技術都還是「減分」狀況,差別在減多減少而已。
個人不成熟的看法提供參考。
混音師告訴你抖音是如何摧毀音樂動態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T4y157vU/?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7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