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有些納悶,ATC 是如何讓他們自己 DIY 的 SH25-76 系列高音單體可以如此的自然跟 ATC 出名的饅頭低音單體結合,ATC SH25-76 系列高音單體的聲音可以如此形容 (跟其他世界知名的 Vifa / SEAS 的單體比較後):

1: 中高音的銜接自然,完全就是一個全音域喇叭的感覺,頻率拉高,細節TMD豐富,但是聲音厚度完全沒有突然的變化 (聽不出分音切換點)。

2: 擴散性只有 "屌" 可以形容,即使距離皇帝位很遠~~~~很遠~~~很遠~~~,聲音的變化都不大。

後來看到了 ATC 的這個影片,在 ATC 的工程師解釋下才了解了為什麼。

說白了...... ATC 到今天都根本就不會做所謂傳統的高音單體 ,所以 SH25-76 系列單體基本上就是 ATC 出名的饅頭單體的.極限縮小版, 所以表現才會跟 ATC 的饅頭中音那麼合拍!

這也是為什麼 SH25-76 系列單體完全沒有傳統高音單體會用的 ferrofluid鐵磁流體,所以也沒有用久了鐵磁流體會乾掉的問題。 這種設計的缺點就是效率不高,但是剛好用來搭配 ATC 原本就效率不高的中低音....

意外! 意外!!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