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在01討論區(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6825572&p=3#88063535)見到有人說:「 麥克風取樣時間 軟體已經可以設定到僅取樣前15 cycle的波形等細節設定 這意思是只收直達排除反射 是可以透過設定去選擇的 」,是否軟體設定僅取15 cycle的波形都可以得到直達聲?
15 cycle 與直達聲之惑







Q:以下供參

1. 每款測量軟體對於數據的處理功能項選擇不盡相同,如是否可以選擇 15 cycle 作為 window,要看各家軟體而定。若果無法選擇,亦可自寫程式進行數據後處理,茲以分析。



2. 15 cycle 作為 window,在一般的家庭室內測量,於20~20kHz內無法皆取得直達聲,受到許多物理條件及計算原理...等因素的限制,侷限性很大,因此在物理條件與計算原理的配合下,有取得直達聲的下限值存在。



3. 假定聲速為 343m/s ,以1/12 Oct 標出15 cycle 所需要的最小行程差,圖如下:


15 cycle 與直達聲之惑
(圖一)



4. 先不言室內空間那麼多的邊界反射,假定一僅有地板反射的空間,喇叭離聽者距離為3m,喇叭聲軸高度與聆聽者聆聽高度皆為1.2m,則地板反射聲的行程差為0.84m,因此就15 cycle 的行程差來看,0.84m僅能約於6.1kHz以上取得直達聲罷了!



5. 承(圖一),在15 cycle 為 windows 的狀況下,1kHz 需要的行程差約為 5m,一般家庭室內空間,有誰的行程差能有那麼長?一般民眾的家庭室內空間,在15 cycle 為 windows 的狀況下,若能獲得1~1.5m的行程差,那都已是很不易的了。


From:https://thxisf.pixnet.net/blog/post/105802591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文章關鍵字
看到這篇文章標題還真驚訝,其實要設定多少cycle是軟體可以調整,但探究多少cycle才能排除反射音,這部分對我是沒有想要討論的(個人覺得意義不是很重要),為了要評估room mode,多半會想要抓第一反射音的訊號進來用DRC處理,比較常會用15 cycle這個數字,如果想要知道喇叭單體直接發出來的聲音,測量都是直接把麥克風放在單體面前啊~

所以才只是留言補充minidsp的dirac, sonaworks,不能代表這部分DSP技術的全貌了,至於任何補充跟計算,都是很好的討論,只是如果要截圖引用我的留言的話,您所描述的並非我所寫的意思。
pipi678 wrote:
看到這篇文章標題還真驚訝,其實要設定多少cycle是軟體可以調整,但探究多少cycle才能排除反射音,這部分對我是沒有想要討論的(個人覺得意義不是很重要),為了要評估room mode,多半會想要抓第一反射音的訊號進來用DRC處理,比較常會用15 cycle這個數字,如果想要知道喇叭單體直接發出來的聲音,測量都是直接把麥克風放在單體面前啊~

所以才只是留言補充minidsp的dirac, sonaworks,不能代表這部分DSP技術的全貌了,至於任何補充跟計算,都是很好的討論,只是如果要截圖引用我的留言的話,您所描述的並非我所寫的意思。



供參

1.多少 cycle (或多大尺度的 window) 能排除反射音,是很重要且很有意義的,可能你覺得意義不是很重要,是指你在那個文串與他人討論的內容,你的主軸可能是擺在DRC(DSP)上面。

2. 評估room mode,並非多半想要抓第一反射聲(在實務上,全頻範圍或過渡頻帶以下的頻率,也不易只抓取第一反射聲,即使你能調cycle,也是如此),且DRC在做評估時,也不是只抓第一反射聲。

3. 個人就此問題的Q&A與你們討論串 (或你自言補充) minidsp的dirac, sonaworks 無關也無礙,是就物理條件與計算相關因素為說。minidsp的dirac, sonaworks絕非DSP 全貌,然而就DSP 全貌者,依然會受到物理條件與計算原理...等因素的限制,在實際物理條件下,它依然存在許多侷限性。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pipi678
您可以討論任何您覺得有意義的主題,只是截圖引用,後面延伸的也並非我的本意,既然您說無關,那不要引用相信會更好?我不大喜歡這種方式,使用不是我所表達留言用意的方式來討論,這對我來說是有礙。
pipi678 wrote:
您可以討論任何您覺得有意義的主題,只是截圖引用,後面延伸的也並非我的本意,既然您說無關,那不要引用相信會更好?我不大喜歡這種方式,使用不是我所表達留言用意的方式來討論,這對我來說是有礙。



供參

1. Q&A係在下對他人之疑所覆,文資圖據源出有方,予以載明。

2. 歡迎在此闡明你的「本意」,如此可使疑惑者及看倌們一併參詳。

3. 請問,你所說的:「為了要評估room mode,多半會想要抓『第一』反射音的訊號進來用DRC處理」,你這說法的理論依據與計算機理從何而來?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pipi678
看得出來,你講到這就多了,如果您自行截圖後又善加解釋,還要我闡明本意,動機與場合皆有疑慮,註明網址引用出處是最常見的方式,截圖就很可議,原作表示被誤解跟推論不想被引用,卻還需要原作解釋!? 怪哉..
pipi678 wrote:
看得出來,你講到這就多了,如果您自行截圖後又善加解釋,還要我闡明本意,動機與場合皆有疑慮,註明網址引用出處是最常見的方式,截圖就很可議,原作表示被誤解跟推論不想被引用,卻還需要原作解釋!? 怪哉..


供參

1. 源出有方,圖有觀證,網海中許多網址、出處、甚者圖文,常久而佚失、更易,故網址與圖文皆列,以為後之看倌較能輕鬆瞭悉、查對。

2. 你似乎無意對你的「本意」進行闡明,反推說他人截圖然後善加解釋!?這樣的作為與動機不為怪哉!!!???。 提疑者倘真能曉你「本意」又能「不惑」,何須向鄙人詢參?

3. 建議,不妨將你的「本意」闡明,將「有關之疑」進行述解,如此可以使疑者與看倌更能明晰,更不失為美事。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pipi678
我覺得想說的已經回覆,但你的邏輯很奇怪,任何被引用的人沒有被事前告知或詢問,就被動地讓你這樣貼出來延伸討論,原作不想被你這樣使用跟誤解,還一定要"公開"交代本意才行? 之後就不再回覆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