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reophile 2023年 秋季喇吧推薦榜把喇叭分為全音域或非全音域(低頻有限),請問何謂全音域喇吧?
echo101 wrote:
Stereophil...(恕刪)</blockquot
參考這個網站說明
https://blog.miscospeakers.com/mid-range-vs-full-range-speaker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Midrange Speaker and a Full Range Speaker:
大多數音訊設計師甚至音訊消費者都傾向於關注極端的揚聲器驅動器:低音揚聲器具有深沉的低音(低於100 Hz),高音揚聲器具有再現最高音調(高於5 kHz)的能力,甚至是最常見的頻率我們中的人聽不到 15 kHz 以上的聲音。
諷刺的是,作為大多數音響系統真正的主力的揚聲器,即產生語音和音樂中大部分基本音調的揚聲器,卻受到最少的關注:全頻和中頻揚聲器。
什麼是全頻揚聲器?
全頻揚聲器,也稱為寬頻揚聲器,設計用於覆蓋幾個八度的頻率,從大約 150 Hz 到有時高達 20 kHz。 雖然對於全頻/寬頻揚聲器的組成沒有具體定義,但它們再現 6 個或更多八度音階的能力是一個共同特徵。
這些揚聲器有時可能是音訊系統中唯一的揚聲器,例如在只有一個驅動器的藍牙或智慧揚聲器中。 它們產生如此大音域的非凡能力是透過特殊設計實現的,這些設計允許足夠的錐體柔順性來產生較低的音調,但使用特殊材料(輕質錐體和線圈)來再現高音。
同軸揚聲器全頻揚聲器可以是圓形、方形或橢圓形。 它們的直徑通常為 2 英寸至 8 英寸,功率範圍為 1 至 100 瓦。 如果我們稍微擴展一下定義,我們可以包括一種特殊類型的全頻揚聲器,它實際上是揚聲器驅動器的組合(本質上是兩個揚聲器內置在一個揚聲器中),稱為同軸揚聲器。 同軸揚聲器通常由內建於低音揚聲器中間的高音揚聲器組成。 由於其節省空間的設計,這些揚聲器已成為許多汽車音響和背景音樂系統的支柱。
什麼是中音揚聲器?
我們可能認為中音揚聲器是全頻揚聲器的窄帶版本,它設計用於再現 150 – 3000 Hz 之間大約 4 或 5 個八度的聲音。 與全頻/寬頻揚聲器一樣,這些揚聲器通常使用輕型移動部件來設計,以提高效率和靈敏度,並將低音揚聲器和高音揚聲器連接到多揚聲器元件設計中。
中音揚聲器的錐體直徑通常在 4 吋到 6.5 吋之間。 相關揚聲器是中低音驅動器,它是低音揚聲器的變體,但具有稍高的諧振頻率 (80 – 100 Hz) 以及與音頻系統的高音揚聲器融合的高頻範圍。 重低音+中低音+高音揚聲器是許多消費性高傳真音響系統的核心。
透過使用不同的材料、設計和測試,揚聲器製造商可以設計出在特定頻率下表現良好的揚聲器。
資源:MISCO 的中音和中低音揚聲器
尋找您的揚聲器最佳聽音位置
當揚聲器工作在其設計的最佳頻率時,聲音效果最佳。 此時揚聲器主要以高效的活塞運動運行,並且功率轉化為聲音而不是熱量。 對於低音揚聲器,該頻率通常低於 100 Hz,而對於高音揚聲器,該頻率通常高於 3 kHz。
然而,由於許多音樂基礎都超出了該範圍(小號從 165 Hz 到 900 Hz 演奏;單簧管從 147 Hz 到 1865 Hz 演奏),因此通常是全頻/寬頻驅動器的設計和集成,這可以對於良好的系統音訊品質至關重要。
獲得良好的音訊解決方案通常需要在系統中將合適的揚聲器配對在一起。 例如,製造商可以就哪些低音炮和中音揚聲器可以相互補充提出建議。 然後,他們可以將分頻器整合到您的系統中,以便揚聲器處理其設計的頻率。
尋求與客製化揚聲器製造商的對話,以找到將這些揚聲器設計到音訊系統中的最佳解決方案。
雜誌推薦方式, 主要是反應揚聲器之音樂性與音響性, 而將揚聲器區分為二類, 全範圍及限制低頻, 製造商依客戶使用需求, 可以是單一單體, 也可以二音路或多音路以上, 書架式或落地塔式...
個人在以前購置使用本次得到推薦的Alta Audio Adam 揚聲器( 同廠牌不同款 )時, 即屬於低頻限制型, .引用廠商說明如下 : 他的設計理念是認為揚聲器和樂器之間的類比是有缺陷的。原因很簡單,也很明顯。弦樂器設計師的目標是 將弦的振動轉化為豐富 的聲音的樂器,而揚聲器設計師的目標是創造一種能夠準確再現聲音記錄的音響設備。揚聲器設計師負有對樂器發聲的 '保真度' 義務,( 例 : 當優質小提琴演奏 G5 時,二次諧波與基波相比約下降 5dB 左右。)
再簡單說, 喇叭低頻須受到限制, 不要讓他影響到中頻' 人聲及其他音部的演奏或發聲
再土話說, 資深音響玩家常說, 入門燒低頻' 進階燒中頻' 高燒追求高頻...所以看歐製喇叭, 高音單體一般價格及設計技術也最高, 這和剛入門, 追尋重低音' 超低音的玩家想法是不一樣的....轉換和理解需要時間...我非專業, 以上只能以實際聽感的體驗來做簡單粗淺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