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吵這件事這麼兇 那當年的pchome勒?

a9999 wrote:
自己說過的話就忘啦?...(恕刪)


Dell 有義務說出他們內部如何去運作

去如何去更新折扣這類事情嗎?


與其去猜測,到不如靜下心來看這件事情如何落幕

不需彼此爭個你死我活....


最近看了這麼多Dell相關的文

常常發現以下的狀況

不認同我===>妳一定是反對我

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被貼成 蕭貪的標籤或是 Dell的工讀生

我只想說,這世界不是只有二分法

看到這些言論和辯解,感覺到很熟悉.....但是不是很好的熟悉感(言行舉止很像政客)


回歸正題,如果說要猜測為何折扣會搞都依樣但是沒有發覺

的確有可能如前面所說,直接上傳一個檔案去匯入


那個檔案可能直接就用excel 做出來.......手殘拉錯= = 沒做檢查

直接急著上線....

之後上線後,沒有在確認....以至於這種情形發生


以上只是要掰出來可能的錯誤情形,詳細的狀況也只有他們內部知道

廠商也不見得有義務完整的說出他們這個步驟


大家就靜靜的看

有定的沒定的,就把這當作活教材


翎翊 wrote:
Dell 有義務說出...(恕刪)


當然有應該說出流程只說誤植只能算藉口
說出流程才可以證明這樣人為疏失何不合理

連EXCEL都出來了
有點規模的網購都是正統後端資料庫的沒有可能如你想像的

連這點專業知識都沒有還能出來假設
連根基都站不穩

正因為我是學資訊的才會決得很可議

可以更新售價這是要授權的

連資料庫是要帳號密碼的
不可能什麼匆匆忙忙

你當DELL事路邊攤這麼沒制度

不是二分法而是消費者站消費者立場很正常

反過來站廠商那邊很怪吧
加上很很多都舉怪怪的例子
無以讓人信服罷了

然後知道再鋒頭還故意來攪 會被懷疑其心可議 也是常理而已


別讓你的權益睡著了
也別讓似懂非懂的言論迷惑了



消基會提供的存證信函

美商戴爾股份有限公司消費者請注意!! 發佈日期: 2009.07.02

如果您是9 8年0 6月2 5日透過網路購買美商戴爾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的消費者, 可以寄發存證信函方式要求該公司履行出貨義務(存證信函請參考消基會網站之附件)。

http://www.consumers.org.tw/unit211.aspx?id=161

有需要的網友請服用
我沒訂 只能幫推


lordking wrote:
連EXCEL都出來了
有點規模的網購都是正統後端資料庫的沒有可能如你想像的

連這點專業知識都沒有還能出來假設
連根基都站不穩...(恕刪)


我想你這句話稍微讓人聽的會很不舒服


什麼叫做沒有專業知識還出來假設?


大量資料匯入常用的方法其中之一是用Excel (存成CSV檔案) 做批次匯入到資料庫


很抱歉,我管理過的後端資料庫就是常常用這種方式做資料匯入

批人也稍微口氣好一點

P.s 一間公司的制度,不是你認為應該怎樣就是怎樣
妳能確認並且了解Dell這家公司在網頁折扣上的更新的流程嗎?(包括折扣的訂定和審核以及上線)
不行的話,麻煩講話稍微收斂一下,不要只是猜測就妄下定論,謝謝。
lordking wrote:
正因為我是學資訊的才會決得很可議

可以更新售價這是要授權的

連資料庫是要帳號密碼的
不可能什麼匆匆忙忙

你當DELL事路邊攤這麼沒制度
翎翊 wrote:
我想你這句話稍微讓人...(恕刪)


所以匯入後不須檢查也不用驗證
保證 100%是對的

所以DELL犯錯也是應該的

因為你說DELL沒義務說明
你不說明別人怎知道錯誤怎發生或者你懂不懂


所以偷懶出錯不檢查也是應該的??

自己說不清楚....唉

自己話真矛盾那你有清楚DELL流程了你怎麼立論的
不都是你自己瞎推的
同意這點質疑+1

如果按照這種說法提出[成本明細]的話,
那在上架販售時候,是不是也要先提供明細給消費者參考?
看看是誰圖利誰?誰在壓榨誰?
xiao_jimmy wrote:
同意這點質疑+1

如果按照這種說法提出[成本明細]的話,
那在上架販售時候,是不是也要先提供明細給消費者參考?
看看是誰圖利誰?誰在壓榨誰?
lordking wrote:
所以匯入後不須檢查也...(恕刪)


扯遠了,DELL就算犯錯也不代表要認賠出貨,一切依法即可
如果DELL認賠是人情,不認賠是道理,
當然不認同DELL的道理,還是可以訴諸法律
alberthk wrote:
扯遠了,DELL就算...(恕刪)



他認不認賠不關我事
我又沒訂
只是照你的說法
類似的問題都主張契約無效就好了呀

那以後誰還敢網購只准消費者吃虧買貴了認栽
買便宜就是圖利

那以後都統一售價不要辦促銷折扣好了

其實老實說我覺得你才扯遠了
消費者基於信任下單
也提供了交貨資訊甚至個資

如果要主張契約不成立根本不用到個資跟信用卡那邊
到那邊還代表不合意真的有點牽強

所有條件都是賣方訂的還能主張不合意 (單方毀約不履行還依法咧
買方能提條件嗎 都是單向的

對呀企業都然要穩賺不陪資訊不透明不知成本
消費者除非大量下定不然訂個一台又有何犯意可言

所以說廠商今天標5000
後來台幣大跌廠商可趁沒出貨
說誤植 主張契約不成立 改賣6000
反正退錢給你沒損失
是嗎? 錯了原本如果契約成了5000就買到
不成我5000買不到
要多花1000就是損失

所以廠商可以就地喊價只挑有利的法規??
然後還主張消費者無損失
業者無犯意一切只是意外
在一個公開媒體 賣東西原來真的可以這麼不負責呀




frisk wrote:
你都說是DELL的事...(恕刪)


我想你們都搞錯了吧
我不是幫DELL說話
而是看不慣某些人的心態
就這樣而已
不要老是扯到啥業代廠商的
DeΨil.卑鄙無恥香腸伯
a9999 wrote:
自己說過的話就忘啦?...(恕刪)


抱歉我太笨了...看不太懂你的意思耶...


我真的搞不懂DELL說不說明這些...跟你們認為DELL應該照價出貨的訴求有啥關係?
不管是啥原因...肯定都是DELL的疏失...這也沒啥好討論的不是嗎?

怎麼老是會扯到別的地方去啊....
DeΨil.卑鄙無恥香腸伯
我想你也搞錯了吧?
我只是單純的想知道 h是如何能知道"未來"廠商會把商品的定價做調整?
如果會調整的話 消費者就不要下單,不然都會被某些人扣上大帽子

blockquote>hayate43 wrote:

我想你們都搞錯了吧
我不是幫DELL說話
而是看不慣某些人的心態
就這樣而已
不要老是扯到啥業代廠商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