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說作者看的角度跟比擬的事件完全一點關係也沒有
舉的例子全是鑽漏洞的例子
但廠商沒有問題
以這次dell的訂購流程
整個程序完全是照著dell的購物程序購買的
這怎麼會是鑽漏洞呢?
差別只在於事後dell說是價格出問題
且問題是出在dell端
但折扣是DELL自己訂出來的,怎麼能拿出問題的那一方去指責買方「不誠實」、「貪」呢?
消費者就是看到了賣的很便宜才訂購
那請問一下
大多數人在百貨公司無折扣時是不會去買的(沒有打折時逛的人很少可以證明)
百貨公司週年慶時往往人潮擠爆(人手一袋證明大家都是這個時候買)
試問這樣大家都是「不誠實」、「貪」囉
真的只有台灣人這樣嗎?
可以去看看國外打折時是不是也是人潮比平時多就知道了
那依此理論外國人也「不誠實」、「貪」啦
我舉一個舉子
同樣是網路交易
今天我要賣股票,以漲停賣出
不小心按錯(這是無心之過啊)
以跌停賣出(雖然成交價不會是跌停價,但也絕不是我要賣的漲停價)
結果當然就賣出去了
這時我開始說我按錯了,不算
買的人要把股票還我,我退原買價
怎麼可以鑽我按錯的漏洞
不還就是「不誠實」、「貪」
沒看現在的價格不可能有跌停賣出的嗎
想也知道我是按錯,怎麼可以讓它交易呢?
我覺得自己出錯的人自己就要負責
有些人說要做一些報復動作,如先訂再退...等等
這樣做確實不太好,畢竟是以自己的信用去傷人家
即傷人也傷已
但也別想把事件導向是消費者貪婪要去A DELL一樣
相互誠信是商場上的基礎 當這認知被打破 殊不知該如何進行交易
正義魔人們自問~
當廠商來函 去年售出的LCD電視因為標錯價格 請補XXXX元現金 ...您做何感想
當老闆來mail 薪水條出錯 往後薪資為半額 過去薪資請回繳 逾期者加收利息 ...您做何感想
當你們在做文攻擊所謂的已購買者 聽到家人高興的說 今天去買XX商店開幕特賣 只要一元 ...您做何感想
當你們去買任何東西 商家事後都能以標價不合為由刁難出貨 或令補差額 ...您做何感想
不過是依照商家標價而購買的行為 何來蕭貪之有?
依照該商品價格衡量經濟能力而做的消費 何來蕭貪之有?
若依照商家網站加註表示可因錯誤標價不出貨 廠商何來無誠信?
雙方皆有誤
PO完文當心老闆砍光工資 因為當時講錯了 工資應該是: NT:5/時 請接受!!!!!
此風之長 商家取巧 消費者無所從 唉~~~~~~~
或許也能說這是個人所見最光明正大 無成本就能獲得個資還能無償吸金的行為!!
PS: 不用鞭我 小弟沒買
ballybear wrote:
標錯價格而銷售的情形...(恕刪)
太妙了,你面試不談薪水,
等到老闆給你薪水條你還不知道你的薪水是多少
等到老闆和你說,你的薪水多給了,要討回來
我可以hire 你嗎?
很不好意思,
英國的確標價錯誤,就照標價賣
apple wireless mouse 比有線更低
我們還是買到了
覺得你舉的例,超weak
Dell 要是第一時間提出解決方案,或是直接說
七天內我們將會公佈解決方案
大家就會等,也不需要這樣浪費mobile01的資源
我姐訂了一台,因為看有線電視的monitor 好像快掛了
雖然有一台備用的,但是搬家時支柱不見了,
也不知道要怎弄才會穩
至於折扣
不好意思,我不是3c產業的
但是在保養品,的確有四倍以上的差價產生
德國世家
你可以去查查在德國不到1600元台幣
在台灣賣6-7000元
後來一推y拍在賣水貨
同樣一個出貨商,A brand 和 B brand 差價是三倍
只因為A brand是出給台灣代理商的,超貴
台灣人在很多外來品都被charge 高價
最好運費管銷有那麼貴啦....
A brand 也被 B brand 打得要定期做promotion
還回去和總公司抱怨要限制B brand的通路
為何我不能覺得3c 會有這樣子的差價和折扣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