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排除幾百台那種的特例
我們可以想想
dell 其實在這一次的事情中輸面很大
1.非標錯價格,而是全館折扣7000,而這個"折扣"無客觀市場定價
2.低階過期機種因7000折扣,變成低價,對於dell這個國際性大公司理當被接受
3.第一時間居然是用"全部不接受云云"之mail回覆,而且還不是全部購買者都回覆
4.後續更改又是一片混亂
其實
dell 很簡單
出面認錯,道歉,對一買受人出貨一台(這點雖然會造成損失,但亦可視為絕佳之廣告點)
就算是2萬人,以上述計算方式,損失可以控制在一億元左右,對dell來說應該吸收的了
如果只是賠小禮物,很快的大家會遺忘
但是一台螢幕可能可以用3年.5年
這個螢幕會一直提醒大家
dell是個負責的公司
花一億元轉敗為勝
就看dell要不要這麼做
另外
當dell輸出2萬個20吋螢幕時
誰會感到害怕?後續效應為何?
這個也是挺有趣的

小的跟大大想的一模一樣 ..中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