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700830 wrote:
最簡單的方法下單前打電話到DELL公司去訊問,
如果電話的那一端很確定的告訴你網上標的價格是正確的,
這位同學...您還在念書吧....看到這快笑死了......
這種說法最好保留,不然出社會用這個方法.....就業會很....麻煩喔
簡單的問,你上Pchome購物買東西會先打電話問對方標價是對的嗎,另外在販賣機看到原價17元的商品
只賣10元您會打電話問販賣機公司的人東西的價格是對的嗎???
如果一個以網路販賣,郵購起家的公司光是自家的系統都搞不定,都不能令人信任,
那這家公司的產品真的能令人信任嗎???
x700830 wrote:
事後若DELL公司反悔想取消該筆訂單,如此一來該筆訂單是不能取消的,
因為DELL讓你確信了該價格是真的,信賴保護原則條件符合發動的關係,
這個更沒根據.....這樣子出社會也會被打槍,因為電話是不能當依據的,即使有通聯紀錄也是不行的
所以一般可以認可的只有信件,(雖然電子郵件也是可以認可的,但是電子郵件造假的機會太多)
另外,業務人員也不一定能代表公司,有些決策不是小業務就能說了算,應該找到經理處長級以上
最好找總經理,但是據說....所有Dell的人當天都放大假去了
x700830 wrote:
當然不保證裡面沒有"天真無辜"的受害人(相信DELL網頁絕對不可能出錯的人),
所以只要你能證明自己是那個"天真無辜"的人,就能讓DELL認賠囉,
想說的是不要因為事實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怪東怪西,這樣是沒有用處的,
還不如快去找證據,證明自己是那個"天真無辜"的受害人還比較有用~~~~
這還是沒媾成Dell必須完成交易的結果,台灣民法的交易完成的要件就是銀貨兩迄,對方收到錢,你收到貨
但是目前Dell的狀況只是違約,這個上法庭最多有點小懲罰,沒人可以強迫Dell一定要賠錢把東西賣給當事人
一般公司為了商譽可能損失小的會認賠了事,敝竟建立起來的商譽不是幾憶幾千幾百萬可以買的回來的
這次Dell的事...可能最後就是退出台灣市場吧,商譽已經賠的差不多了,沒必要再賠那些錢,反正台灣市場也真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