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TN、VA、IPS 液晶色彩 與 影像品質

smore wrote:
不管再怎麼好,廣視角下的對比跟色偏表現依舊是IPS稱王。


是這樣嗎?還是你看到的只是mono-domain VA產品?

看多domain的VA比如說MVA 8 domain的,你確定色偏很嚴重?

我看IPS的螢幕其實還是有色偏阿,並沒有那麼神...
ffs 應該是韓國現代的技術吧!
Hitachi 的部份應該是IPS -> AS-IPS -> IPS Pro
LGD IPS-> H-IPS -> E-IPS

雖然有交互授權,但是確定FFS是韓國人的專利

另外就是IPS Mode部分,通常都有Rubbing 製程上的問題,所以在Cost 上也佔到優勢

IPS-Alpha 好像是幾乎看不到囉
biglalaman wrote:
是這樣嗎?還是你看到...(恕刪)


現在市面上有 single domain 的 VA 產品嗎? 有的話請告訴我。
Multi-domain VA 如果不使用 Low Color Shift 技術,側視下的色偏還是頗明顯,原因是因為 VA 液晶的 Gamma curve 在正視 跟 側視 是不一樣的。

至於 IPS,不用多講,去大賣場看 side-by-side 的 Hitachi (IPS-alpha)電視 跟 一般 VA 的 TV,站到側面看,你就會發現色偏量的差異了。(當然,這意思並不是說 IPS 沒有色偏,以前早期 IPS 沒有作 Zigzag 結構時廣視角色偏更嚴重)

下圖中的彎曲結構讓液晶的轉動是對稱的,以達到廣視角下的低色偏,但是電極是不透明的,所以穿透度較低,後來換成 ITO,穿透度就提高了,但是,電場也變成有Z方向上的分向量,這或多或少會造成一些 pre-tilt angle 的增加。(當然 FFS 的 Z 分量更大)



至於前面網友需要的廣視角照片比較,我直接引用官網的照片如下。



至於 IPS 的 Rubbing 問題,一般而言是採取 cloth rubbing,容易有刮傷(亮點)或rubbing mura(rubbing density 不均勻),解決的辦法是採用密度高或質地較軟的天然棉以面內沉降的方式去rubbing,並且注意OLB的設計;另一種方法則是ion rubbing,是 IBM-Japan (International Display Tech.,後來賣給奇美,奇美又轉賣給Sony-Toyota 合資的 STMD,後來又變成SONY獨資的SMD)的專利,不過此法不能搭配 PI,要使用 diamond-like 的 film 當 alignment layer,缺點是容易有 ion 殘留造成 image sticking (烙印現象),但是BOE-Hydis (大陸京東方+韓廠的混血,去年賣給台灣的元太,元太目前是 sony跟亞馬遜 Kindle電子紙的唯一供應商)也曾經開發過用一般 PI 的 ion rubbing 技術,不過最後還是沒有拿來量產。(成本太高了!)

小弟以前是賣 IPS 面板 給 EIZO 的工程/客服人員,所以對相關資訊略知一二。
但是ips卻有廣角時的露光問題~ 尤其用來做螢幕的ips和s-ips全黑或黑畫面較多時會有斜角時的紫光現象
s-ips
s-IPS 各角度觀看時都會產生的紫光現象
紫光露成這樣~ 不也是一大缺點嗎? 雖然H-IPS機種有改善紫光 但是在暗部與動態上的表現評價卻依然不高的~

所以 特製A-MVA / ASV-VA / IPS 影像品質上各有優缺點 就算是廣角時的比較 也都各有優缺 ~

根本沒有所謂的誰最好 全看使用者所需來去選擇吧~ 這三款 都是頂 ~ !!
之前有朋友在碰,聽說韓國的廠商是用Rayon的布毛,當時候供應商說,因為Rayon布毛是天然棉在用人工方式抽絲,所以比較不會有天然棉的棉胞,所以可以降低Rubbing的不均勻
還有在製程面的改善囉,就是Rubbing Stage 速度的微調,還有壓入量,還有一個是夾角稍微微調一下
但是還是看得到捏, 可能那時候製程還沒調到最好!


rambo747gto wrote:
但是ips卻有廣角時...(恕刪)

那個Fujifilm有提出Retardation Free的TAC,聽說會好一點


有些東西太久沒碰,忘都忘光了
rambo747gto wrote:
但是ips卻有廣角時...(恕刪)


側視時會漏光是正常的,那是液晶的光學特性,所以要在偏光板上面加一層 TAC 補償膜(全世界唯一的專利廠商 富士軟片),TN 要加,MVA 要加,IPS 現在也有產品在加了。

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Apple 的 MacBook Pro,由上往下看,你會發現底部也泛藍光。(TN)

不然,你去買 Samsung 的 55" TV 來看看,側視也漏一些顏色的光 (VA)

順帶一提,我今天晚上才剛開箱 Dell 2209WA,只有在關掉房間的燈的時候才會看到四個角漏光以及 Row mura。
雖然有些地方看不大懂,不過好文章還是該推一下,加個分.
专业性好强的好文

有点看不明白,但还是要推

个人还是认为一份钱一份货的道理在哪都适用

EIZO,CINEMA DISPLAY等
其實最早期的奇美MVA也都有紫光 (奇美930D 早期170度視角的MVA紫光代表作)

但是目前A-MVA跟ASV-VA都看不見這種情形了

與A-MVA跟ASV-VA相較之下IPS還是露的最嚴重 ~ 所以IPS廣角也不是無敵的
何況IPS必須使用更多背光源 而且尺寸越大越嚴重~控制上也更為困難~ 倒楣點的 連正面看都會發現有紫光或露光

之前看了一架夏普的水貨46EX5的展示機 或許我運氣好? 人家可是在偏角下一點露光都沒有呀
兆赫最近新出的37吋 15P系列的 也都沒啥露光
反倒是東森最近在推的那台47吋IPS的電視 正面就在露光了 側面看露更凶(09年產的呀!!! 還不是一樣)

其實VA的廣角色偏 也只是極輕微的淡化 跟露光比起來的話~很多人反而能接受VA的微淡化色偏 卻無法接受IPS的露光

在小尺寸螢幕方面
採用四波長燈管的ASV-VA則出現的四周微暗使的評價遭到小扣分
而日本三菱向友達訂製的A-MVA則在露光控制上做到幾乎完美了並用在MDT243WG上~
三菱與NEC訂製的LG H-IPS方面~也在紫光控制上獲得了改善

其實也可以觀察到 ~很慘的 ~ 最好的面板都是掌握在日商手裡 ~

重伸!!

一直說IPS最頂的話~ 我覺得會誤導不知情的新手~ 一看到IPS就下手了 都沒去想自己的用途
個人覺得這樣不太好~ 這世間根本就沒有東西是完美的 每樣東西都有她們各自的優缺
我覺得版大能開版介紹是好事情~但硬要說只有IPS才是最頂級的廣角面板的話~ 實在太牽強了
像IPS在暗部表現上一直是慘敗的~ 這到如今局勢依然完全沒改變

特製A-MVA / ASV-VA / IPS 影像品質上各有優缺點

根本沒有所謂的誰最好 全看使用者所需來去選擇~ 這三款 都是頂 ~ !!
真是篇好文
感謝樓主的分享
但各種面版的優劣或許就有如版友們所說的
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
依每個人的需求不同而選擇
像我常常是躺在床上在看電影的
就需要大視角的營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