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級牛排 wrote:可是別忘了 戴爾標錯價是"無心"一些故意落井下石的消費者是"有心"這在法律上就有很大的差別了 請證明消費者是有心的...連證明都沒辦法 還講法律?看DELL消息幾十天了總是有些人圍在某個理論上打轉
ericyomr wrote:請證明消費者是有心的...(恕刪) 是啊,鬧快一整個月了。到底多少人數下單,這都還找不到相關資料。我設想是『少數人』下了『多量』的單。如這新聞標題這個碩士不就一個人下了一萬多台。也看到好幾個一個人就下了一兩千的。(說真的。一個人下了超過3、4台我就覺得很誇張了)所以呢?到底是『多數人』的消費者權益遭到損害?還是『少數人』的貪婪惡行招到制止?現還未知啊。喔,對了,訂單數量也是未知。有朋友找得到數量嗎?要是『1000人買了10萬台螢幕』。各位怎麼看待?
前2次的螢幕事件說是無心還說的過去...但是筆電呢?台灣全球最貴....賣到6萬...就連米國 一樣的規格 在DELL美國網站 價錢換算台幣 也再4萬多要以上的資料 板上還是找的到 有人都把 日本 美國...等其他國家的DELL網站列的價錢 換算台幣偏偏只有台灣DELL賣最貴 事後提出折價卷聽起來很大方只不過把價錢變成市價...這是無心?還是故意? 很明顯吧...
我不知道上萬台那來的如果它是上萬台,那也不必同情那個買家但是在這篇新聞中感覺它才買一台呢?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5038837.shtml事實真相只有那兩造才知道如果真是上萬台,我想沒有人會替他講話http://news.networkmagazine.com.tw/web/2009/07/24/14215/這兩篇聲明真的是很想打人就是了戴爾公司的銀行帳戶一度遭凍結,目前已經恢復正常。此事件是肇因於部份消費者強行匯款未留下聯絡訊息,或拒絕退款、並主動報案,以致造成戴爾銀行帳戶遭到凍結。最後,我有參予北部團的訴訟資料整理大概是三百多個人,最多各5台! NB or LCD沒有蛙大你想的那麼貪婪啦另外就是你上次不是有提到代工廠遭殃的事情怎麼不繼續報料還是看有沒有再夢到呀!!!????
重量級牛排 wrote:可是別忘了 戴爾標錯價是"無心"一些故意落井下石的消費者是"有心"這在法律上就有很大的差別了 那你想告消費者什麼?不論是民法第74條的暴利行為,還是刑法第344條的重利罪,均以被害人「急迫、輕率或無經驗」為要件之一(刑法第344條較之民法尚有些許不同);DELL似乎沒一項符合的。
重量級牛排 wrote:可是別忘了 戴爾標錯價是"無心"一些故意落井下石的消費者是"有心"這在法律上就有很大的差別了...(恕刪) 請問您如何確定戴爾是無心的??您是戴爾的發言人??您又如何證明下單萬台的民眾是有心??你如果有常上法院~你就會知道'證明人心'在實際訴訟上面有多困難!荒天下之大謬~就是今年這個事件!
重量級牛排 wrote:可是別忘了 戴爾標錯價是"無心"一些故意落井下石的消費者是"有心"...(恕刪) 有心要買東西有錯嗎?不是有心來買東西的...俗話叫做來亂的Dell明明就是有心騙人,法律不是剛剛才小小制裁了它一下,你怎能無視呢
hungfu wrote:我不知道上萬台那來的...(恕刪) 那個不用『夢』,有腦袋想一下就知道了。現在實質上的損害開樓第一篇報導就有了。帳戶凍結害供應商拿不到貨款。供應商實質損失就是兩天的貨款利息。(貨款少說都是上百萬的)就沒再擴大啦。反正他不出貨就鬧完這一陣子。過了就沒事啦。各5台NB跟LCD也很多了哩。不過跟新聞報導的,以及版上有自暴的還差蠻多的(上百台的,998台的都有,還好幾個。)你們要挺他們?(說真的...你們說詞都一樣。)還是不理他們?(不恥跟貪婪的人合流?)不過我想應該有些是虎爛的。算了,只要訂單數量跟下訂人數沒有公布之前。(我懷疑Dell會不會統計再公開,諸位再加把勁吧。)到底是『多數人』的消費權益受損?還是『少數人』的貪婪招到制止?很難說的準吧?(外國論壇都是說後者啦。但我們要有自己的主張跟想法,我主張等數據公開在下定論,哈哈)各位再加把勁吧。不給他點壓力,大概真的會懶得去統計。
重量級牛排 wrote:可是別忘了 戴爾標...(恕刪) 諸如此類,無證明之想當然爾已經太多發言前請多用一分鐘想想另外一篇高達69頁的大樓不是已經有了很好的證明?一個自以為之主觀論點要給大家上課的網友卻找不到一個法條足以證明dell所做的事情是有法律依據的仍是在第68頁以絕對性口吻言之鑿鑿論之契約成立依法無據已然成為法官在教訓網友在法律上,除了明文規定外,沒有一個案子是可以用絕對性的言論去評判饒了大家吧不懂法律並沒有錯,但連"言論需有證明"的常識都.............點到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