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曖昧不明時最美 wrote:國際各大螢幕品牌公司自己有工廠的根本沒幾個,也沒必要這個年代為了一個低端產品而蓋一個自有工廠...(恕刪) 一個品牌企業自己有組裝廠的話就算部份產線交給代工廠代工組裝其實整個的設計與IC與版子....等等通常是品牌企業可以完全掌控的代工廠幾乎只是純組裝與包裝出貨而已因為企業本身有這樣的人才可以去參與設計掌控與監督若是該品牌企業完全沒有產品線全數交給代工廠代工幾乎就是全部委外這間企業就一定缺少相關人才去掌控整個設計生產流程與規劃這兩種不同的模式做出來的東西肯定就有差異這也是企業進行垂直整合的好處這是淺而易見的道理鴻海集團之所以強大就是以組裝代工廠的身分卻能做到足夠的技術與品管品質甚至與品牌廠緊密結合進行共同設計開發讓產品夠完善這是一般代工廠沒辦法做到的因為一般的代工廠就像你說的利潤很低技術層面低根本沒有用心如果品牌廠又無法掌控品質就會.......當然電子產業現在"代工"也已經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各企業間的合作緊密程度也各有不同像蘋果與鴻海的緊密度就不是一般的代工可以比擬不能一慨而論但是台廠螢幕的代工其實就是真的是很低端的委外代工而已歐美的企業善於掌控技術與開發與管理歐美的品牌企業長期累積技術人才與管理能力就算同樣的是全部委外代工掌控的程度與台灣品牌企業就有差異所以品質也有差異........在各種用料與IC與版子的選擇上歐美企業肯定比台廠嚴格很多當然價格會較高價格雖不夠親民(歐美的品牌觀念與亞洲不同)但品質卻也夠好我也不是要惡意批評只是覺的台灣企業實在是不能做品牌那些大老闆大多心胸太小眼界太窄普遍缺乏社會責任與睿智人格這是中華文化的通病只會滿口仁義道德.....滿腦子卻只想著利潤獲利與股價從沒打算真正長遠的經營品牌信譽口碑當然嘴巴說的都很好聽可是真的從這些企業的行為來分析根本就是一整個白爛只想著不比別人爛就好短期產業變動會有一小段興盛期但是長遠下來就會被外國優良的大企業給打敗這就是台灣企業搞品牌的最大通病
試者調整 螢幕刷新頻率 一般 有 60 70 72 75 80建議您~~在 60 70 72 切換看看 找到不會有水波紋的刷新頻率這只能說 您的螢幕沒有壞 只是 跟你的主機 或是顯卡 不對盤之前在負責學校的電腦 一次幾十台 完全一樣的配備就是有幾台 在某些特殊刷新頻率下 會有水波紋 只要改了刷新頻率 就可以了~但是 建議~別條太高~~太高 螢幕會燒掉的~~~我有朋友親身經歷 強烈建議勿以身試法@@ 這~不見得有保固的~至於~前面板大 提供的 電源乾淨度 也很重要喔~線材更是不要有繞過干擾源 或是亂亂繞電源線 訊號線 就怕隔離沒做好 還是會有天線效應的 祝福你早日解決
我會說盡量買本家會做的東西怎麼說就像買手表不要去買一些精品出的手表像勞力士,他本來就是做手表的,所以買勞力士很讚電腦也一樣華碩買主機板ok,因為他本來就做主機板買他不做的東西螢幕我就買viewsonic很多人對他有意見,可是我從他做CRT開始買到現在LED螢幕都沒壞過,顏色又漂亮
FabianLin wrote:這裡就蠻神奇的華碩他...(恕刪) 是這樣的嗎?@@或許我回文裡面我說的不太清楚.我再"詳細說明"一下.第一次送修.打電話都是打華碩的保固專線.接下來就是螢幕送修回來.夾著一張紙條.上面有留一組手機號碼和一個姓氏.並且註明有問題可打這支手機.所以當我發現螢幕型號資訊不正確的時候.我就直接打這支手機.當下接通電話的人.並不是那種說著大陸口音的大陸人.應該是台灣人沒錯.接電話的一位先生問我找誰.我說找X先生.於是他叫我等一下.接下來就是X先生過來接聽電話....這應該也不是私人手機號碼........詢問之下.這位先生(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工程師)說我的螢幕是機板故障.所以他幫我更換機板.但機板更換之後.型號忘了更新.沒"燒"進去.並且說明指示型號資訊不同.其他保證是我原來的螢幕...回文的時候說了工程師說我機板壞掉.還有型號資訊部分.我分兩次來說.造成你覺得我有跟工程師通話兩次以上甚至三次以上的錯覺.這點我口誤.至於我打得這支手機.到底是不是華碩工程師我也不知道.但是.華碩把螢幕送修回來.難道回貼上一張不是自己公司的電腦工程師?就算他不是"工程師".都說他幫我更換機板了.會去換螢幕機板的人.總不可能是個"一般員工"吧...基於以上兩點.我"覺得"這位先生是工程師.我想沒甚麼問題吧?
BENQ的也不賴~ 我家有兩台都過保了超過5年~ 一台前陣故障過修理700 兩台都是使用友達面板~三鳥也不錯我家也有一台17吋4:3的~ 品質也是超過5年~ 主螢幕都用AOC了~ 感覺舊產品都挺耐用的舊螢幕都當副螢幕或延伸螢幕使用~ 寧願買AOC也不會去消費華碩~ 我弟前陣子買得這片P8Z77-V 我都想把它賣了換板~ 不知道2手賣5.5K有沒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