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請教一下ICC檔的圖會有很大的影響嗎?...(恕刪)
使用看ICC圖的軟體只能描述"空間", 也就是說你會看到一個立體圖或三角形的平面圖. 它精確的含意是說這個螢幕所能顯示各個顏色的邊界, 然後把這個邊界圍起來給你看它的大小. 問題是呢, 這個"空間"裡每個顏色的位置, 是否在它應該在的位置呢? 這個是看色域空間軟體沒有描述的部份. 真要說明白這個空間又很麻煩, 其實要配合Gamma的話, 這個空間裡每個地方色點的梯度還不一樣. 所以它只給了一個範圍, 至於螢幕在這個範圍裡是否能"正確"的把色點對映到"應該"的位置去, 那就沒交待了. 針對圖形上每一個點, 色彩管理的程式會看你的目標色域, 在ICC描述的那個"空間"裡, 找一找最接近"正確"位置的點拿出去顯示. 萬一連最接近的顏色都偏掉呢? 色偏還是會跑出來呀, 顏色照樣會不正確嘛. 有時候呢, 目標空間兩個相鄰的顏色雖然在ICC範圍裡, 但卻找不到兩個合適的點可用, 或只找的到一個點可用, 那麼色階斷層就跑出來囉.
做修圖使用的話, 則是要"準", 這個只能用測試軟體配合一些色度計一類的設備去測量Delta-E, Delta-L來看了. 至於色域的大小, 其實是"剛好"與你要使用的色域空間大小相符最理想, 因為全部的顏色都可以被拿來使用. 而且呢, 顏色的分佈也要"剛好"符合目標Gamma. 這兩個任何一個沒"剛好"就會損失可顯示顏色, 或發生顏色不正確. 所以要做NTSC的螢幕, 最好就是100%NTSC, 110%NTSC反而讓自己有10%的顏色無法使用. 所以呢, 色域"大"的用處不多, "準"與"多"比較重要. 於是你會看到像CG221, CG241等螢幕內建一個Emu模式, 直接用硬體將色域空間"瞧"到你的目標色域去, 讓你可以把1677萬色對應到目標區而不會損失顏色.
Erickorr wrote:
小弟路過看到譯名"先...(恕刪)
LUT大小與它是幾吋無關, 純粹只是能顯示多少顏色罷了. 由於小面板的往往有"省錢"的考量, 所以LUT小一點也很正常. 一般10bit LUT要配合14bit內部演算, 12bit LUT要用16bit演算, LUT愈大愈花錢. 倒是92%廣色域竟然才用10bit LUT, 可能位元深度會不大夠..orz
至於24吋與22吋那兩台, LUT深度不一, 顯色能力當然也不一樣, 這是硬體的限制, 做喵要認命..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