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upao wrote:
對原廠來說暗點本來就沒有保固了,有亮點的話,送回去,他們又把他打成暗點就好了,又交到手上...
...(恕刪)
就小弟個人的認知. 應該不太可能這麼作.
1. 亮打暗.通常在前段 Array、Cell(偏貼前)就必需找出亮點並修成暗點.
2. 品牌商、通路商也不太可能會有 Laser Reprit 的機台(一台NTD數千萬,不符成本效益)
3. LCD(友達、奇美) 上游,應該也不會接受原廠(ASUS、Benq..etc.送修)
一來 Rework cost 高,需完全拆解,移除Back-Light、Polarizer...etc,修完還得再組回去,甚至換上新的 Polarizer. 過程中還得要停下 Laser Repair 產線配合修您這 " 片 " LCD.
二來成功率低,因CF一貼合就很難修了(pattern看不到),說不定還越修越慘(暗點修成十字亮線)
. 且過程中難保已貼付的 Driver IC、FPC 不會意外出狀況.一般目前以整個 LCD 生產流程,加上現今的品管(OQC、IQC.....),亮點要流到市面已經是不太可能了. 產品層層把關、站站檢查。唯一可能,就只有在使用後才跑出來的後再現輝點(白話文:即生產檢查階未出現,交到客戶手中使用一段時間後才出現的亮點)

萬一真的發現亮點,應該是換新的給您,成本因該會由上游(友達、奇美)吸收,端視上游、品牌、通路三者之間的協議。而那片有亮點的 LCD ,應該會被上游(友達、奇美)拿回去拆開解析,確認亮點未檢查到而流至客戶端的根因(也就是找出是哪一站的問題,找出該站的工程師及主管出來刮一頓)

小弟對畫面不是很要求,但一般來說暗點就算認真找也很難發現(叫專業檢查作業員找,十顆都會miss一、兩顆),所以一般暗點 x 顆以下是不保固的。還有 MURA 也是,不同成因的不同 MURA,還得搭配不同畫面、不同檢查方法及角度才能看得出來。如真要找到完美 LCD,各位朋友真的得先找齊相當多的檢查畫面及鑑本了 ! (暗點就只能睜大眼睛,努力找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