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7563 wrote:
說真的...你的比喻除了讓我覺得你在耍無賴外
整個比喻 零分...
有些人沒訂到.當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無賴當然都是要學會無中生有
當然這些人買東西都是貨比三家買貴的.因為永遠不會買到商家標錯價格買到太便宜
寧願買貴一點的比較安心
new1965 wrote:
路過提醒貴客
您舉這個預售屋反悔不賣的例子
似乎更加不太妥適
預售屋反悔不賣還得賠償訂金唷
就算沒簽訂正式契約
光只是一紙簽認書
賣方很主動地負起賠償責任
new1965 wrote:
可是.....
怎麼我們的有些可敬的鄉民
有些就是非當事人
也表明非對方的代表發言窗口
卻時時發表對"自認"爭取應有消費者權益的激動言論
或者是以道德勸說放棄爭取
或者是以刻薄尖酸言論咒罵
這是出於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