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家裡的17吋CRT一直閃爍掛點,所以從桃園騎車到中壢的NOVA(當時桃園站前還沒開NOVA),直奔三樓新視界看了很久的LCD後,選了第一台螢幕,當時是花了12張小朋友買下這台17吋MOZO,買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接上享受大畫面及桌子空位變大的快感時,說時遲那時快,用了半小時後,畫面中間竟然出現不是亮點,而是「亮條」,直覺實在是太扯了,看在背面的製造在印著「Made in China」,從此之後再也不敢買大陸製的東西了!
當下又騎著機車,又從桃園騎到中壢NOVA換了一台LCD,到現在還在用的螢幕-EIZO FlexScan L557的17吋LCD,當然現場是再貼了2600元才購得~ 好一個 Made in Japen,用到現在還是犀利不已,捨不得換~
一閃一閃晾雞雞~~~ wrote:
有好的品質,不用打廣告大家搶著買
有那些心思打廣告,花那麼多錢買時段和版面...(恕刪)
這兩句話不算正確.
個人目前從事的業務, 主要是在台灣買產品 (當然, 有的時候也會跟中國買).
然後再賣到澳洲去.
大多數台灣品牌, 除了雙A之外, 在澳洲的能見度相當低.
反而三星的廣告就鋪天蓋地的打.
他們一年廣告跟公關費有數百萬澳幣, 台幣大概上億吧.
久了消費者就只看到那幾個品牌而已.
台灣品牌的困境就在於, 即使有好的品質. 最近幾年的設計也長進很多.
但是廣告跟公關的資源很有限, 所以消費者都不願意買帳.
(事實上台灣產品, 品質真的大部分都不錯)
其實那些韓國牌子出包一堆, 但他們就是有錢在客服端就擺平這些事情.
所以閒話就傳不出去.
然後因為他們有足夠的錢去做通路, 服務, 公關, 廣告, 久了大家當然就相信他們有好的品質.
我會這麼做,完全是因為想到在台灣還有那麼多張嘴要吃飯.
不然幹麻要賺外國人的錢去支持台灣品牌 還要被嫌?
還是台灣人就真的只會掏空公司逃到國外去?
從上到下都是拼命在台灣撈一票然後把錢拼命往國外送.
Shawn732 wrote:
這兩句話不算正確.個...(恕刪)
說到服務讓我想到三星的雷射印表機
國內客服系統簡直沒有水準可言
但是也無所謂,反正用不著
客服要花錢的,國內有的廠商寧可花錢猛打廣告,卻不願強化售後服務
買到不良品小問題,不良品不能處理才是大問題
不處理不良品,客戶一個一個個少掉,怪宣傳不力?
願意處理品質不良產品,顧客就會滿意,消費者通常很善良的
宣傳可以美化品牌,卻不能挽回流失的顧客
"其實那些韓國牌子出包一堆, 但他們就是有錢在客服端就擺平這些事情.所以閒話就傳不出去."
==>這就是品質之一
"然後因為他們有足夠的錢去做通路, 服務, 公關, 廣告, 久了大家當然就相信他們有好的品質."
==>如果我買到不良品,又被推說是顧客責任,如何相信它有好品質?
"事實上台灣產品, 品質真的大部分都不錯"
==>去問用過的人,品質(含售後服務)好就會繼續用
品質不是靠嘴巴講,南韓產品幾年前根本不入流.3C產品淘汰很快,要建立品牌知名度短時間可以達到,要讓很多人從此痛恨之,也是很快
品質無法靠"相信"二字打天下,除非真的到達一定水準
每個國家都有一堆人要吃飯,美國人老是買別國便宜貨也是引發某些美國人不滿
真是老天保佑,美國人還是會買外國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