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資訊系統的bug, 買賣東西, 有沒有違反法律呢?

待噁出包可以不用出貨
那買家下錯單照道理應該可以不用付錢吧
依照這樣的邏輯,
那每個學生考試都是一百分了,
因為要是答錯被扣分就跟老師說:老師你怎麼可以利用我的錯誤扣分,我可以反悔,我要修改。

說買的人違反法律,不如說 dell 鑽台灣的法律漏洞,利用台灣法律沒有規範到網路銷售合約的確定時間,來進行假出錯真行銷的行為。吸引更多消費者知道這個品牌,更有甚者,以三部曲進行詐取訂單的行為。

第一步 將店頭賣價 40000 的筆電標價為 60000
第二步 將 60000 元售價故意標成 20000 元吸引大量的注意及下單。
第三步 不承認 20000 的訂單,以發 20000 元限定購物禮卷來代替。

造成的結果:
1. 本來幾乎沒沒無聞的 dell 直銷網站一夕爆紅。一個晚上就將 dell 的網路直銷通路展開,省去慢慢去入口網站開廣告,吸引人來點選的策略。
2. 本來透過店頭銷售還要再損失一點利潤的筆電,現在直接賣到消費者手上,賺更多!
3. 以結果來看真的是很成功的行銷行為。現在每個人都知道除了台灣雙a以外,還有個美國大廠叫 dell。

同樣的行為連續來兩次,難道還不夠故意嗎?
呆兒這招可以出書了

"企業厚黑學"之一箭雙雕

不僅打響知名度

更出清滯銷的產品

又倒吸消費者一口

傳為09年度厚黑企業肥貓們之茶餘飯後佳話
felix0330 wrote:
造成的結果:
1. 本來幾乎沒沒無聞的 dell 直銷網站一夕爆紅。一個晚上就將 dell 的網路直銷通路展開,省去慢慢去入口網站開廣告,吸引人來點選的策略。

那我想問你,
你會因為dell這次的爆紅,而以後會考慮購買dell的產品嗎?
只要是廣告就一定會達到正面的效果?
zjzj100 wrote:
就如這次 DELL ...(恕刪)


請樓主先舉出系統的bug為何,再繼續討輪吧!

(迷之音:難道是按下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 便可塗改網站上的標價!)
(還是大喊:雙層純牛肉、獨特醬料加生菜、吉士洋蔥酸黃瓜、芝麻麵包蓋上去、好吃過癮麥香堡,就可以得到一個漢堡)

請指教!
樓主說的太遠了些...已經看到下地獄了,又冒出這種奇怪的說法...

我雖不贊同部分買家所謂的不按價出貨會有損失的說法,但也對樓主的資訊系統錯誤,使用相關動作而違反法律不解...???

先釐清一點,提款機吐鈔過多,銀行是可以有權要回來的(反過來少領也可要求沖正回來),只是銀行多半提著水果去請人家發自善心繳回,真不給還,是可以告侵占的,不過看來沒有遇過不吐出的(找不到提領人例外,運氣好賺到...),切記,那多半不是"系統錯誤",而是鈔匣內的鈔票裝錯了,您的交易,過財金的,至原存行的,含代理行吐鈔後的紙卷,都是正確的金額,只有鈔匣裝錯,只是多半是提一百吐一仟,較少看到提一千吐一百的...如果真的沒有更正的義務或權利,那不是少領的就該死了...(題外話,..當運氣不好,全部沒有領出來而扣款時,會比只少領一張或二張要來的好處理,為啥?補過鈔匣的人大會就會了解!)

至於資訊系統的使用,故且不論有沒有Bug,我想,樓主可以質疑眾多買家拼死拼活"討一個公道"的動機,但應該無法質疑"違反法律"的動作,便宜的東西,試問誰不會爭相告訴親朋好友,不知違反法律那一條法律...

沒有人會察覺資訊系統的Bug,有的話,也只是看到低於一般行情太多的價錢,如何證明"買家利用資訊系統的bug, 買賣東西",我想光是舉證就很難了...

我可以理解在網站上,買家多半要求能按價出貨的心態,不管出於自已或真的要DELL負起廠商應有的責任,但如果樓主所言成立,MS的作業系統,有多少的Bug,使用它作商業用途的又有如何的規範呢?

我想真要違反法律,要看動機吧,只是想買便宜貨,言之過大了些!講白點就貪便宜而已,有沒有違反法律,沒有吧!有沒有利用它做不法的行為,沒有吧!(那像家庭主婦爭相走告那裏便宜,那不就犯大忌了...)...只是樓主的一番話,可能沒為持反對立場的人帶來什麼加分作用,反倒真的讓人落下是魔人的話柄...

sgconduty wrote:
有人笨到會花六十萬買六萬的電腦,用用大腦吧,
就算買了,不是可以退嗎?

我前面已經有說了~"誇張一點"
有用大腦使用了誇飾法喔~
而且如果程度知道可以退的人,大概也不會六十萬買六萬的電腦...

換言之好了~算了~不誇飾了~不然老有人斷章取意

倘若這台E4300電腦
如果有人在那時直接沒有改色~用六萬多元上網去買這台市價四萬多元的電腦
dell會不會將這段差價退給消費者呢?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tom71233 wrote:

那我想問你,
你會...(恕刪)


1. 我本來從來沒去過 dell 網站,因為這次我知道了 dell 的網站,至少以後我在選擇新電腦的時候會多考慮一家公司,多一個地方比價。我覺得行銷手法與產品品質是兩件事情,所以這樣的事件不會影響我未來考慮買 dell 的意願。
2. 這兩次我都沒有下單,但是知道有這樣消息,第一次光聽到給消費者 1000 就覺得沒有誠意。但是第二次聽到給消費者20000 禮卷,一開是覺得這次危機處理比前一次好,也有誠意多了。但是接連被網路上各位前輩踢爆 dell 筆電的成交價本來就是 40000 左右,馬上覺得這裡面有很大的問題。問題在哪裡呢?問題在於犯錯的人卻是最大的利益獲得人。這完全違反人性原則,這要是讓他凹過去,會造成交易秩序很大的影響。我並沒有覺得 dell 應該要完全認賠出貨,每個購買者出一台,我覺得算是很好的中間值,或者記得之前有報導說,法院曾經判決,依照成本價格出貨,也是不錯的選擇。或者 dell 願意以低於市價的方式出貨 (例如:大盤價)我想都可以讓消費者覺得有誠意。

現在 dell 犯錯在先,還增加買家的風險(個人資料控管),卻反而成為事件最大的受益者。我想這是最不能接受的地方!

牌是你的,發牌的也是你的人,關我什麼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