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D遊戲打game的效果是相當震撼的,遊戲的3D效果也有好與壞之分,比如"世紀帝國3"優等(相當寫實,軍隊、景物及建物的立體感非常明顯),"英雄聯隊"特優(逼真),"星海2"中上(背景景深不夠且不夠寫實),第一人稱FPS遊戲也普遍都在優上下。實測當3D模式開啟後,FPS值只剩下約40~60%左右,例如星海二要開3D模式,460GTX也要調低特效,航母海總攻時FPS最低還是會到1X左右,此時就不會覺得顯卡買得太好而浪費了。

至於iz3d有些人反應立體效果不佳或鬼影嚴重,經研究發現原來iz3d的立體模式有三種,選錯模式的話。"分離度"、"集中度"或"左右影像"切換怎麼調都沒用,預設值是哪個我忘了,因為不小心按到的話就會紀錄下,下次還是那種模式...

以世紀帝國為例,以下幾種模式要切換測試就能找到最佳模式:

Num9 這種是內陷式的3D,除了介面浮出外,其他立體效果很不好
Num7 介面跟其他的"左右影像3D標準"居然相反,且立體效果不佳,看到這種鬼影嚴重,準心及文字變2個的3D
相信會跟之前發文的大大一樣氣的退貨
Num8 這才是正確的3D模式,地面凹凸起伏,遠景近景立體感極佳,相當不容易發現虛影

"集中度"及"分離度"兩個都可調,另外要注意最好使用2009新眼鏡,"自動對焦"是否開啟並確認左右影像是否反了(crtl+F8),調的不對下當然會沒有好的效果,之前我也曾經因為左右影像調反或模式選錯,3D效果很差而想退貨過。立體度若不小心調得過強,iz3d的左畫面有時會有很淺的虛影,好處是很容易對照調整成最佳3D狀態,且不會有融合度很差(左右分離度過大)的景物出現

看3D影片時,顯卡似乎就沒甚麼幫助,效果主要還是要看片源,若要追求極致2D藍光表現,我家46G10W是最好的選擇,但是3D螢幕近距離觀看的3D效果及畫質表現要能不輸1X萬的3D電視才是重點,目前看來同是主動式快門眼鏡的NV單就背光全開還是畫面過暗這點就輸很多。

iz3d螢幕可以使用NVidia或ati的顯卡,因為現在顯卡基本都有雙輸出,也不用另外買顯卡、3D眼鏡或灌win7,省下的錢對於某些學生族群來說是很可觀的,8千用來買螢幕剛好而已,只是把不實用的24(23.6)吋 LED換成22吋3D罷了,螢幕雖然略小,但因解析度的關係點距可是從0.271mm提高到0.282mm,顯卡效能也能再好一些,22吋(1680X1050)使用尺寸無變更的裁切方式看約=25吋(1920X1080)的畫面大小,左右兩邊較不重要的景物其實可有可無(也切不到字幕)。

以下是3D螢幕評測:

----
玩立體game或看立體影片最重要的就是"彩度不減"(電影暗景可是非常多的)及"不傷眼"(立體感是可以靠調整分離度及焦距調整的),這樣才有臨場感且能持久不累,NV及IZ3D兩種3D模式下不降解析度的平台我都測過,3D遊戲及影片最重要的立體感及層次感感覺差不多(若覺得立體度不佳,有可能是左右影像先後選反了,調正確後很有立體感),所以主要比較其他方面:

前陣子計畫買顯卡+3D螢幕,主要用來打魔獸、世紀三、星海二、英雄聯隊,看2D轉3D藍光及原生3D HD影片,原先一直認為貴的平台應該效果更好,所以最近幾週常去南部唯一一家網咖測NVIDIA 3D Vision ,本來已經在台南原價屋問到華碩vg2XX 16XXX的價,且連顯卡460gtx都先買了,win7也準備好了,但最後還是改買8000的iz3d螢幕。NV 的單螢幕快門技術,對於消除虛影的確比較容易,但是某些場景分離度大的景物一樣感到融合的很不自然,看起來不清晰也不舒服,分離度再大點一樣會有明顯的重影。影片中隨時調整分離度及焦距很不好調,且不能快轉的全螢幕才有3D效果,這點是很大的致命傷。

由於主動快門本身的設計,所以在單螢幕立體模式下,基本上亮度會嚴重衰減,也就是色彩及對比會變得非常糟糕,細節丟失嚴重,明亮的場景感覺也過暗,影片及遊戲這麼暗的環境下去真的不會想開太久(雖可以靠顯卡調gammar值,但只會變成灰灰的一片,色彩更單調),因為這對於畫質稍微有點小小要求的使用者來說是很致命的,若是效果差的2D轉3D會覺得還是正常2D模式順眼。

如果說戴上NV主動快門偏光眼鏡及iz3d偏光眼鏡直接看螢幕時亮度沒有明顯差別的話,NV眼鏡一但開啟3D模式那真的暗的非常誇張,就算立體感較佳也不會感到物有所值。可能是技術上的限制,背光亮度全開也沒用,3D模式戴眼鏡看螢幕外的其他地方就知道變暗的有多嚴重,感覺好像雙眼弱視了,這點聽說 240HZ以上的3D電視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我有測過三星的3D電視,雖說電視背光亮度最大值較高,但看螢幕外的景物也不會像NV一樣變暗這麼多。參考下這兩篇有關主動式3D亮度衰減,居然只剩1/10左右,比想像中還高
http://www.funddj.com/KMDJ/Bookmark...56-06cb8ff79e52

看影片雖然較無虛影,但是畫面過暗又傷眼,比紅藍技術好的有限,某些分離度大小差很多的場景,畫面怎麼調都會有立體融合度不佳的物件或是重影,更加製造視覺疲勞,IZ3D這種情況則會把某些分離度過大不易融合的景物處理成很淺的虛影,整體立體效果相似,但是iz3d彩度遠勝且看久幾乎完全不會累;所以在立體效果方面,基本上單螢幕又只有120HZ的3D Vision要超過雙螢幕偏光還是有困難的。

iz3d某些場景會出現的虛影(鬼影)一開始也很不習慣,不過對比NV是直接出現融合度很差的物件,相對來說前者才比較適合長久觀看 實在這台3D效果最重要的舒適度跟亮度已經比NV方案的好很多了,少許不一定會出現的虛影只要不去特別注意它反而比較不是大問題。

整理NV缺點如下:
1.亮度嚴重衰減,稍暗一點的game或影片會看得很痛苦,相對來說用小螢幕的還寧可降垂直解析度而不要變這麼暗
2.影片、遊戲看不久眼睛就很累,相對IZ3D長時間玩一也不怎麼累
3.價格過高,相對iz3d送4副眼鏡,NV只有一副,不小心穿脫時折到就慘了
4.絕大多數3D片源要不斷調整分離度才有較佳的3D融合感

IZ3D缺點如下:
1. 某些遠近景分離度差很大的場景,跟NV一樣很難調整分離度到滿意
2. 面板規格稍微有點過時,2D畫面還算清晰,點距夠但是對比度稍為不夠,用裁切模式看藍光電影約=左右2邊切掉一點的25吋足寸大小
3.必須雙螢幕輸出,筆電不一定支援,且想再接另外一個螢幕就有點難


IZ3D大部分的情況都有不錯的色彩、立體感跟清晰度,
尤其是看full hd的影片、圖片效果相當震撼,
這台3D效果最重要的舒適度跟亮度及價錢已經比NV方案的好很多了,
3年前剛出來的時候最早報價5萬多,現在已經跌到8000多,
可惜專利沒有開放給其他廠商,
沒有更多螢幕規格可以選,
不過玩3D gmae、看3D影片再久都不會累這點倒是比NV好多了

如果說(1)NV 3d vision的亮度問題(2)iz3d的鬼影問題(3)其他偏光3D技術降垂直解析度畫質問題
是目前3D普及前3大有待解決之技術問題,目前只有(2)是不一定會發生,所以3D畫質最好,而且NV不容易看到鬼影不代表3D融合度就好,一樣有可能要調,(1)及(3)只有新產品才有望改善
8000元可以買24寸LED螢幕,
不過LCD原生對比天生不夠,
所以動態對比幾乎沒有開的價值(暗處、亮處細節丟失更多),
LED好處只剩下輕薄省電,
原生對比、色域基本上跟CCFL背光的一樣,
相對來說還不如買3D螢幕

另外iz3d螢幕2周前還在1萬6的價位時,根本沒多少人推吧,現在跌到8000多,已是進場的好時機,面板規格雖不是很優,不過LCD的 tn屏其實優缺點都大同小異,亮度也不會高到使近距離觀看很刺眼,另外3D技術以現在的角度而言還是很不錯的,小尺寸3D本來就是應該朝向雙面板的方向發展,硬是要在一面板不降解析度下擠出2個畫面,液晶分子開合時間又慢,損失往往很大的。
我該說什麼咧...
買得起8000多的螢幕,已經不算是窮人了
你可以考慮當成是3D「入門」平台,而不是窮不窮
~^_^~
Wallace Wang wrote:
我該說什麼咧...買...(恕刪)


對窮人來說是c/p值第一的,所以才會花這麼多時間測試,效果不滿意當然會想把以下幾樣不包含螢幕的開銷通通省下來,線上分期買8.8k螢幕,還有1k購物金回饋(不滿意還可以退貨),但是NV 3D螢幕便宜的都是沒有試用期的實體通路,另外也不能分期或不開發票:

win7正版 (3.5k) + nv中階顯卡 (5.8k) + nv眼鏡 (6.7k)=16 k

當你調正確時會發現打3D game極有臨場感,再高階的顯卡也做不到,而且完全不會有嚴重變暗或眼睛容易累的弊病,假日玩一整天都沒問題。
那請問看一般影片~可以調3D的效果嗎?~效果如何呢?
alumee wrote:
不過玩3D gmae、看3D影片再久都不會累這點倒是比NV好多了
請問 iz3d 螢幕可以播放 3D 藍光電影嗎?

iz3d螢幕的DVI並不支援HDCP版權保護,所以鐵定是不能播放實體的正版DVD或藍光光碟。

除非先把DVD或藍光光碟抓成ISO檔,再掛成虛擬光碟。

而11月更新最新版的 Power DVD 10TotalMedia Theatre 5 都已支援 AMD HD3D 規格,而 AMD HD3D 規格又已確定支援 iz3d 螢幕,所以理論上現在 iz3d 螢幕應該已經能播放 3D 藍光電影的 ISO 檔了吧。

但理論歸理論,不知是否真的已有人測試成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