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大家好,自從上次發文後雖然因為兵役與工作而沉寂了一陣子,但其實一直都有在接觸鍵盤,近期也有購入許多鍵盤要來分享。因此要來開始慢慢還債了!
也由於之前有發過鍵盤的文章,這次受樂維科技邀請開箱他們代理的RK M75鍵盤。
其實RK這個品牌在我一開始接觸鍵盤的2023年就依靠R98以及R75在大陸市場掀起了大家都清楚的內卷風波。當時的R98透過比擬客製化等級的滿層內膽、單鍵開槽PCB以及體驗非常優秀的聲優軸,配上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直接把市場片成了一場腥風血雨。
而這優秀體驗以及極具性價比的市場策略也延續到了今天要介紹的這把鍵盤上,那就RK的M75。
M75其實早在2023年年底就已經在大陸(大陸叫做S75)及台灣上市了(樂維代理的),所以內膽配置都還是屬於當時的等級。說老實話,現在才來開箱這把算很晚了。但因為我自己沒有摸過RK的Gasket鍵盤,所以還是想來開個箱。
另外,會開箱這把也是因為當初樂維問我想要開箱S98跟M75哪一把。S98的發售日期雖然距離現在比較近一點,但因為我自己已經有買S98鍵盤,也在玩過推坑給朋友了,所以想體驗看看沒有使用過的M75,也就有了今天這個開箱文。剛好可以拿來跟自己最近比較常使用的客製化鍵盤做對比,看是不是有符合當時大家對M75,這把接續R75驚人銷售的鍵盤的期待。
首先可以先來看M75的結構配置:
1. Gasket結構搭配單鍵開槽的PC定位:板極致軟彈
2. 內膽填充札實(定位板+夾心棉+軸下墊+聲優墊+底棉):聲音保證
3. 3750電池(對75%鍵盤來說中規中矩)
4. RK自有軸 (RK K黃):先打個問號
綜合上述配置,我對這把鍵盤的觀感就是內卷文化的成品,應該是一把兼顧聲音以及當時主流軟彈手感的鍵盤。
講了這麼多還是得回到開箱環節。
包裝的正面有著非常清楚明瞭的鍵盤俯視圖(我的鍵盤其實是深色的,但是包裝外面卻是另一個顏色的鍵盤,實屬可惜)
1. 鍵盤盒裝正面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側面除了這把鍵盤的產品資訊以外,也有代理商樂維的貼紙,本次開箱的鍵盤是今年1月製造的,還算蠻新的。(看來自23發售後一直都有不斷地在生產,應該也可以算是受歡迎的指標)
2. 鍵盤盒裝側面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唯一能讓我辨識鍵盤顏色的地方反而要把盒子翻到背面,才能看到一張小小的貼紙,上面有著這把鍵盤的配色。還是很希望包裝上鍵盤圖可以跟內部產品一致,不然特別用大圖放正面不就失去意義了嗎?
3. 鍵盤盒裝背面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拆開包裝後就可以看到鍵盤被包裹在白色半透明的包裝袋內,上方還有著RK的說明書,最上面還有一個符合鍵盤大小的防塵蓋。整體擺放非常整齊。防塵蓋的部分好評,作為一把長時間在桌上放置的鍵盤,防塵蓋可以有效的減少鍵盤上的灰塵。
4. 鍵盤開箱內容物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先來看鍵盤以外的東西,內卷等級的鍵盤配件不外乎三樣:傳輸線、備用軸體以及一體式的拔軸拔鍵器,而M75自然也不在話下,這些都具備了。
5. 配件圖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拔軸拔鍵器提供玩家最基礎的DIY能力(P.S.這種拔軸拔鍵器其實是消耗品,若經常使用這個工具,拔軸的兩腳很容易左右歪斜對不準,拔鍵帽的那端也會被撐得太開,導致不好夾取鍵帽,推薦大家有能力還是買一些比較好用的拔軸器以及拔鍵帽的工具,下次再來跟大家分享)。
傳輸線雖然是雙向Type C的線材,但是也有提供Type A轉接頭供一些較舊的裝置或者電腦使用。
6. 附轉接頭的傳輸線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至於備用軸就是這把鍵盤上面所使用的RK自有K黃軸,等一下會有後續的說明。
7. RK K黃軸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對了,RK還有多附贈了一片應該是酒精棉片的東西,不過這個我就沒有打開來使用了,因為有些鍵帽使用酒精棉片反而會留下痕跡。
回到鍵盤上,卷王鍵盤還有一個會提供的,那就是塑膠防塵蓋。M75的防塵蓋算非常堅固,一體成形的不容易彎折出現凹痕,對一些人來說這個是一個加分項目。(一開始玩鍵盤的我就覺得防塵蓋非常讚,但鍵盤一多後反而會覺得有點麻煩,而且要使用鍵盤時還要找空間放,久而久之就變得比較少再使用防塵蓋了)
9. 塑膠防塵蓋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來到最重要的鍵盤本體,鍵盤本身的配色叫做魅影,其實就是以黑色為主色,搭配上鍵盤字母的亮金色、Mod區的白字暗灰底以及低飽和度的奶茶色大鍵作為點綴,整題我覺得非常耐看。鍵帽的材質是PBT,但是摸起來比我所知的PBT還要再光滑一點,這部分已經有跟樂維詢問,看看可不可以知道RK的鍵帽PBT含量。PBT含量如果比較低的話,在使用上會比較容易打油(鍵帽表面磨損)
10. 鍵盤本體正面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這邊提供一下鍵帽磨損的照片給大家做比對,相對M75全新的鍵帽擁有的磨砂光澤,被打油的鍵帽(邊界外設的秘銀鍵帽)在經常使下,鍵帽表面都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而ABS材質相對PBT材質的磨損速度是比較快的。
補充 鍵帽磨損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補充 鍵帽磨損02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補充 全新PBT鍵帽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作為一把75%的鍵盤,M75也在鍵盤右上角提供了音量旋鈕。這顆音量旋鈕的顏色是與大鍵一致的奶茶色。在我之前入手過有音量旋鈕的75%鍵盤(Keydous的NJ80和Furycube的F75)中,旋鈕要嘛不是類金屬光澤就是真的金屬材質。這次M75雖然是使用塑膠的旋鈕,但是在質感上卻也不相上下,甚至少了NJ80 亮金色旋鈕的粗俗感。旋鈕的功能除了調整音量以以外,就只能用來與小螢幕互動,更改連接模式,(操作邏輯同S98的旋鈕)。功能相對來說比較少,它甚至不能一鍵靜音QAQ。
11. 音量旋鈕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右下角算是M75對比其他卷王75比較特別的部位,但也沒有那麼特別。M75在右下角放了一塊OLED小螢幕(0.66吋)。目前這個螢幕已知的功能就是顯示連接模式、電池電量及Win/Mac模式。就連螢幕上的喇叭符號也只是個喇叭符號,並不會跟著電腦調整音量而出現動畫。整體鍵盤與小螢幕的互動趨近於0,驅動上也沒有可以調整的地方,自然也不會讓你有機會上傳一些可愛的GIF到上面。(不過後續的S98鍵盤就有支援這部分功能)
整體來說,幸好這個螢幕是OLED,所以使用上不會特別耗電,但也沒有提升多少使用幫助,因為它有的功能其實都可以透過背光RGB、或者一些簡單的三模開關來呈現。
12. OLED小螢幕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13. 2.4G搜尋中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補充 小螢幕音量顯示0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接著回到鍵盤正面,鍵帽上面都有用雷雕白色的注音符號供不會忙打的台灣玩家使用。鍵帽的材質是二色注塑PBT,整體給我的感覺很不錯,字也都蠻整齊的,這個配色也非常好看。雖然外表有著PBT鍵帽的磨砂外觀,但摸起來非常光滑,不太確定內部PBT的含量是多少,耐久度測試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結果。
14.鍵帽近照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鍵帽的側邊也有刻著windows的快捷鍵,方便大家使用。但相對有點矛盾的地方就是,M75本身已經有音量旋鈕可以非常方便地調整音量,卻還是在鍵帽側面刻了調整音量的快捷鍵符號。我個人的想法是,雷雕可能是用一個統一的公版,所以不會針對不同的鍵盤去調整鍵帽上要刻的字符。(算是我自己的一個小疑問~)
補充 側刻功能鍵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補充 側刻功能鍵02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來到鍵盤側面,可以發現這把鍵盤跟其他鍵盤的些微相似之處。右側為USB 2.4G接收器收納倉。相對於金屬鍵盤來說,塑膠鍵盤的好處就是可以夾帶的USB到處走也不用擔心弄丟。雖然也有向QK系列那樣替接收器專門C一個收納倉跟名牌的廠商,但更多量產鋁坨坨傾向讓使用者自己處理USB接收器收納的問題(不過最近維咖的Nut65好像要顛覆這個說法了?)
總而言之,M75的磁吸接收器收納倉絕對是一個加分選項。位置設計於前方也算是比較合理的運用空間,雖然在拿取的時候會比放置在右側面的還要稍微麻煩一點,不過整體瑕不掩瑜。
15. 鍵盤側面靠接收器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鍵盤中間有一條用螺絲鑲嵌上去的塑膠裝飾條,裝飾條本身偏素,但是鑲嵌在原本空蕩蕩的鍵盤前方區域反而提升了整體層次。
以下是補充: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設計是在VGN的S99上(S99上的是PVD不鏽鋼),不過我記得VGN是買下CL98版權進而衍伸出來的設計,RK這方面只能說是非常相似,不過卷王建盤本身也都有各自借鑑的情況,屬於是屢見不鮮了。
補充 VGN S99 斜面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往另一邊看去,可以看到M75上面有兩個Type C接口,除了一般的有線模式接口以外,另一個接口可以做為USB hub使用。唯一要注意的是,這個USB hub功能只有在有線模式下才能正常運作,不然這個接口是沒有功能的。(兩個接口也不能互換,充電的時候一定要插在有線模式的接口才能正確辨識到進行充電)
16. 鍵盤側面靠傳輸線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以我個人為例,因為我自己目前最主要使用的鍵盤都是以鋁坨坨為主,所以基本上都是用有線模式,這時候M75的優點就可以體現出來了,我除了可以選擇接滑鼠的接收器以外,更可以接小尾巴及耳機聽音樂,這樣的組合可以非常有效的減少手扯到耳機線的機會,對於每次都在苦惱怎麼調整耳機線的我來說幫助很大。(之前也有看過FiiO旗下有出一款內建DAC晶片的機械式Hifi鍵盤,感覺原理跟這個有點像,只是變成內嵌到鍵盤內部了)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相較於非常精彩的側面,鍵盤的背面就相對樸實,中間(鋁坨坨放配重的位置)採用一大塊灰色來增加一些辨識度,四角整齊的腳貼讓鍵盤放在任何表面上都很穩固,以及正中間的鍵盤資訊銘牌,簡單的寫著型號與工作電壓,著實樸素了一點。
17. 鍵盤背面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18. 廠商資訊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兩段式腳撐收合組尼感非常強,不會有開闔不完全的情況,上面的橡膠墊也貼的很整齊。(看到這個就想到我Beacon 70的橡膠腳墊總是一直掉= = 橡膠腳墊貼牢真的很重要,不然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鍵盤什麼時候開始坐蹺蹺板)
由於這把鍵盤的前高不低,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可以搭配手托或者把腳墊打開來使用,對手腕的負擔會小一點。
19. 兩段式腳撐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20. 兩段式腳撐(第二段)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回到鍵盤使用上,透過長按音量旋鈕將鍵盤電源打開(有些人不太喜歡這樣的設定,相對長按旋鈕,一個簡單的開關會更快一些),鍵盤打開後的第一個感覺就是RGB效果非常顯著。
21. 低光源RGB效果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22. RGB效果02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把鍵帽拆掉就可以發現RK K黃軸的軸體本身是透明的,因此RGB的燈光可以很完整的穿過軸體,綻放美麗的顏色。
23. 軸體RGB效果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若是將軸也拔掉,可以看到其內部填充(定位板、夾心棉、軸下墊以及聲優墊)都是屬於透光的半透明材質,因此整個內膽包對RGB來說都有大幅提升的效果,不過這邊也建議大家,若想使用RGB的話盡量用有線模式,因為這把鍵盤電池僅3750mah,對無光75%來說非常夠用,但是開燈的續航就會有很明顯的下降。
24. 拔軸後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這邊再補一下右下角的RK Logo,看到這個Logo就讓我想到我的第一把卷王鍵盤-狼珠F99。在F99的右下角也有印了99key或狼珠的Logo。
不過如果有使用手托的話就很容易擋道這邊的Logo。
像是我的另一把GrayStudio BD60它的顯示燈也是在鍵盤的左前方角落,基本上都是被手托擋住的,可以當作完全沒有。
25. RK Logo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補充 BD60 RGB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這邊再來補幾張鍵盤的水平圖。如同我上述所說,鍵盤的前高不低,所以還是建議大家使用上要搭配手托使用。
26. 鍵盤側邊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27. 鍵盤正面水平視角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28. 鍵盤水平視角02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看完了外觀,我來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心得。
首先是軸體的部分,我自己比較不太習慣RK K黃軸。雖然標示為全鍵程,但是我打起來總有點淺淺壓一下就到底的感覺。聲音方面,因為我手上的黃軸是防塵壁軸心,因此聲音相對來說比較散一點,整體聲音沒有這麼札實(相對我Luminkey 65上的雪頂可可軸來說),後續我會補上補上打字音影片
另外RK K黃軸似乎有兩種不同的版本,我有之前的開箱文當中看過十字軸心的,也有像我一樣是防塵壁的。不知道兩者打起來的感覺是否有差別。
撇除黃軸給我的淺軟打感,M75的手感絕對是在軟彈中能跟競爭對手打得有來有回的。相對我平常使用的鋁定及FR4定鋁坨坨(QK65V2以及Luminkey 65),M75非常有彈性,每次的敲擊都會有一種腳踩氣墊運動鞋的感覺,雖然確認感減少了,但是手指的壓力也相對小了一些,也沒有什麼震動,整體打字的手感是相對輕盈舒適的。而且由於定位板並沒有跟PCB一樣是單鍵開槽的,所以也不會有太過軟彈區導致的手感不一致的情形。
聲音方面,雖然RK黃軸的聲音比較散,但是整把鍵盤聽下來空腔音不多,打字中不會特別讓人注意到。我個人非常非常建議大家可以試試看幫M75換上任何一顆聲優軸(HMX隨便挑一種),就可以很讓這把鍵盤在聲音方面變得更加完整。
關於驅動,RK的驅動可以從樂維科技那邊下載到。RK的驅動就像其他卷王鍵盤一樣,是偏向公板的驅動,按鍵方面的設置大同小異,在使用上也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在驅動裡調整按鍵功能。
補充 樂維科技 RK驅動下載頁面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驅動介面提供了簡單的改鍵、巨集、RGB燈效修改功能,但是音量旋鈕無法修改,小螢幕也沒辦法客製化GIF圖檔。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有趣的是,M75驅動提供了兩個RGB修改的功能,一個是普通的RGB調整,針對所有區域調整燈效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另一個叫做即時RGB,主要是可以針對一些特定的區域做到單圖調整,例如數字區或者WASD按鍵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圖片中的效果就是我單獨讓數字區亮白光,其餘的就是RGB的燈效
RK M75 開箱體驗 RK走出卷王的第一步
雖然現在很多鍵盤都支持VIA,但是M75發售的那個時候還是每個廠家一個驅動的時代,因此這部分就會需要玩家們自己斟酌了。(如果不喜歡一直讓驅動常駐也可以下載玩改鍵後將驅動刪除)
我自己就是在設置完所有的鍵位就把驅動刪除了,這純粹是我自己個人的習慣,我已經離不開VIA了。
整體來說 RK M75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把對得起他價格的鍵盤,優秀的完成度讓你的使用體驗絕對沒有任何明顯的短版。
真的要說缺點的話大概就是它的定位了。M75看似跳脫卷王,但卻又只能提供相對空泛的設計,例如音量旋鈕跟所謂智慧小螢幕。雖然音量旋鈕跟螢幕都有在商品頁面上特別標示為其特色,但我在這兩個部份的使用中並沒有體驗到它們提供給我什麼樣的新穎便利的功能,反而像是在原本就有的功能上套上了兩件新衣,但這衣服又沒有特別好看或好穿,總給我一種為做而做的感覺。考量到M75的出場時間:前有R75這個熱賣到缺貨的師兄,後有F75這位後起之秀,M75這樣的設計也算是RK對於卷王白熱化市場的測試性回應了,只可惜並沒有因此吸引到大家的目光。
話雖如此,但這並不代表M75的資質不好。相反的來說,他更像是R75的後繼者,在保持優秀內膽以及單鍵開槽的PCB下,RK又試著讓卷王鍵盤走出不同的路,我認為是非常不錯的。也因為有M75在前面鋪路,才可以讓S98在後面將小螢幕的功能與可玩性又加深加廣,從這點上就可以看出RK這家廠商對於產品設計思路的調整與進步。
今天很開心終於能有機會摸摸看RK的Gasket鍵盤(之前玩過的S98是TOP QAQ),一直很想找機會體會像R98軟彈的手感,終於算是如願以償了。以一把在23年末白熱化市場中發售的鍵盤來說,M75的短版真的只有價格以及那空洞的旋鈕與螢幕,但這卻絲毫不影響M75作為一把實用工具兼Hifi卷王的定位。
一些小細節都有做出來 很不錯 有用心
感覺是有用心的廠商
只適用習慣100%不然真想買一把
不開燈情況下,本來覺得有點復古
開燈後就是另一個世界了
感謝分享
謝謝分享, 蠻棒的商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