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公布台北市住宅家戶比為95.7%,明顯供給不足

內政部營建署7月發布住宅家戶比
(住宅存量相對普通住戶數比例)
全台為108.28%

顯示全國住宅存量超過普通住戶數8.28%
內政部表示這數字代表住宅供給充足外
且有閒置住宅空屋過多的可能

不過其中台北市住宅家戶比為95.7%
則是明顯供給不足
所以北市房價可以更上一層樓嗎?
要注意這尚未達到100%,所以還得再努力些創造需求。

perahia wrote:
內政部營建署7月發布...(恕刪)


台北市房子~本來就"供不應求"

要跌很難~所以我們持有的精華區~現在根本不賣!(雖然我不太看好下半年)

但外圍的都沒跌~我們中心區的怕什麼?

加上現在一堆人"租房子"~房根本不是自己的~

所以這統計數據出來~就是這樣





話說~~~板主以前是不是跟我前世有對幹過?

看這帳號~有點想起不爽的情緒?

轉貼 2010 年的數據:

北市住宅 短缺12萬戶

內政部營建署7日公布今年第一季住宅統計,全台住宅供給率106.69%,供過於求狀況最嚴重的前三名分別是台中市、彰化縣、嘉義縣。

至於台北市、高雄市和澎湖縣,則是全台「唯三」處供不應求地區。

房仲業者認為,在需求仍大於供給的情況下,未來台北市房價不可能下跌。

根據營建署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台總家戶數779萬5,763戶,住宅存量有831萬7,401宅,全台住宅供給率106.69%,住宅存量超過家戶數52萬1,638戶,供給多於需求。

住宅供給率大於120%的地區有台中市(124.19%)、宜蘭縣(120.72%)、彰化縣(122.01%)及嘉義縣(121.18%)。

供不應求的地區只有台北市(87.20%)、高雄市(97.62%)和澎湖縣(99.44%),總家戶數分別比住宅存量多出12萬4,206戶、1萬3,886戶和188戶。


戶籍數與住宅存量之間的關係微妙,並不適合用簡單的數學運算,就來下結論住宅量是否足夠,舉例來說,為擠進台北市明星中、小學,外縣市戶籍遷至台北市的案例非常普遍,過去甚至還出現過,一間市區住宅擠進二、三十戶的怪異現象。

也就是說,在明星學校的誘惑下,市場出現滿足這些新需求的產品,讓更多戶籍可以登記在明星學區,而實際上並不一定有居住需求,因此讓台北市戶籍數有虛胖現象,這種狀況,營建署應該不至於不了解。

當前台北市設有戶籍住宅平均每宅約居住1.25戶,實際的住宅需求總量約為77.5萬宅,超額供給約12.5萬宅,夠額外34萬人居住。此外,從新增供給量與新增需求量觀察,台北市近十年來新完工住宅約七萬宅,人口減少約四萬人,新增戶籍約七萬戶。用前述平均每宅居住約1.25家戶計算,近十年來因新增家戶所產生的需求量約5.7萬宅;若以當前台北市平均每戶人口約2.7人計算,則十年來因人口減少,使得住宅需求減少約1.5萬宅。從這兩種方式計算得出,近十年來台北市新增的超額供給量約在1.3萬宅至8.5萬宅之間,取平均數約5萬宅。這表示台北市的住宅過剩問題是持續惡化的

  從台北市近十年來申請建造住宅面積與建造完工住宅面積差額觀察,發現十年來累積了約28.4萬坪的潛在供給量尚未完工。這些潛在量將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新增約3,000戶的百坪豪宅,這個數量超過近十年來所有完工的豪宅總量。所以,豪宅供給過剩問題也將逐漸浮上檯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