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在南部,我不是澳客,但我看了快兩年的房子,都買不到我要的房子...仔細想想...大概知道為什麼了
以下是我買房過程:
兩年多前,大約美國次貸風暴後,這是景氣是在低點,想說是買子的時機,我開始認真思考該買房子了,設定在300~450萬之間的房子..
看了約半年,發現,大多數的案子,都是很爛的case,任誰看了都不想買的案子,一直擺在網頁上....好的案件不太多,預售屋也少的可憐...
幾次,房仲來電說有新案子,符合條件,我去看了之後,真的不錯,只說回家考慮一下,和老婆討論了一下,覺得可以出價談談看,打給房仲,房仲說,這一件詢問度高,沒什麼降價空間,要買要快,和老婆再討論一下,決定提高購買預算,再打電話....房仲說...不好意思...賣掉了.......暗..
一次,房仲打來說,屋主聽說股票套牢,急售.案件不錯,談價空間大,去看了兩次,房子地段真的錯,決定和老婆出價看看,反正談價空間後大,就出了一個7折的數字,結果,房仲說,有人出8折也...那怎麼辦,好我也出8折多一點.結果,被一位8.5折的人買走...好案件競價...
幾次買不到的經驗之後,決定休息一段時間,不看了....直到這半年來,又開始認真找房子....但平時還是都有持續地追踪...
這次,預售屋的案件暴多,我們幾乎每間都參考,但價位都很高,短短半年調了兩次價格,重要的是,房子設計都很小很窄,問業代說為什麼設計都好小,業代說,可能是這樣比較能設計多間,才能壓低價格...控制成本....我例...小不隆冬的房間也要3-4百起跳...
找到比較理想的房子時,不好意思,一間7-8百萬起跳...
就連政府最近打房,祭出奢侈稅,...我超級認真找房子....結果網頁上放的還是一堆爛case..好case一樣是貴到不像話....
我的心得:
房子不像稻米或水果,豐收時價格跌,欠收時價格漲,房子倒比較像是ipad或iphone.手機有上百種,卻不會因數量多iphone就降價求售.一直仍然是要兩萬多元.就因為它是iphone.
房子,在景氣差時,便宜,但沒人想賣,幾個運氣不好的屋主不賣不行時,有時會多人共逐一間房.也很搶手,也難便宜,因為沒有什麼選擇時,大家就把焦點放在這一兩個還算可以的目標上..結果...無議價空間.很貴.
景氣大好時,一堆預售屋,二手屋,但你會認為這房子這麼多時,你沒必要挑這麼爛的.所以你的目標也放在好一點的,這些房子,此時此刻是貴不可攀,而且還不見得買的到,
就這樣,買房子不只要有錢,有閒去看,有勇氣去談,更要有迅雷不及掩耳的搶貨速度,
買房子唯一沒有的,就是景氣的差別...物永遠以稀為貴,...好房子在景氣好或不好的時候,都是稀少的
就這樣,,謝謝各位...以上小弟愚見....
自己也是從96年開始看房子,後陸陸續續一路看到了99年所累積的物件達100間以上!
也終於在去年5月買下心儀的新成屋(換屋族)!從賞屋到刷卡下訂花不到3個半小時!
所以買屋需要理智(屋況條件不錯和價錢合理)及一時的衝動(直接下訂並保留退路)!
而房地產市場就是這樣一分錢一分貨,敢下手!歎息的不會是自己!
提到仔細想想...大概知道為什麼了
但大大您真的清楚了嗎?
1.預算450萬想買到怎樣的房子? 舊公寓或電梯大樓 新成屋還是透天厝
2.想要的居住空間是20坪以下的2房(20W/P以下) 還是30-40坪大小的3房2廳加車位(13W/P以下)?
3.想買哪個區域?當地的行情是否在你的預算內還是已高達700萬才行?
中古屋要挑到好的的確比較難除了要有人託售還需要有緣分!
只有為別人而活的生活,生命才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