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紐約時報新聞 值得台灣深思
台灣的大樓 樓層越高價格越高
都以高層美景為訴求
看看日本的情況
紐約時報:不再奢求美景 日震後大廈銷量暴落
歷經 311 強震的恐怖經驗,日本人不再欣羨大廈高樓的美景,20 樓以上的房屋單位銷量,4 月年減 82.8%,5 月再降 39.5%。
Masako與夫婿住在東京一棟制震大廈的24樓,可遠眺富士山,但迫不及待想搬離。談 311 經驗,她說:「天搖地動,整座大廈如風中蘆葦般猛晃,從不知住高這麼恐怖」。
震後電梯壞了一天,Masako 與美籍丈夫猶如被困。她形容:「我不再認為高樓適合人居」。
在此之前,摩天大廈是日本住宅市場少有的亮點,這波熱潮中,東京的濱水區從倉庫集散地變成嶄新的大樓聚落。
現在,不管新的或計畫好的新開發案都有風險。地震也暴露出填海土地的不穩定 (如液化),尤其東京灣周圍。
日本建築法規定嚴格,地震對高樓的實際傷害不大,但房屋買家還是偏好低層住宅,而且越近內陸、土地越穩固越好,沒有人很在意好景,更受關注的是──下次大地震會發生甚麼事。
永遠只能只有1個1F, 而樓上卻可有很多樓.
當然也一直是1F最貴, 因出入最方便.


就算沒有地震, 哪天電梯罷工就夠你爬的了.
說個我家的故事.
好久前, 媽帶弟去國稅局. 媽問 住高樓好不好? 弟說 很好啊, 可看風景. 媽說 萬一電梯故障呢? 弟回 這還不容易, 爬樓梯就可. 媽說 好, 那我們就爬到國稅局 [9F or 10F]. 弟說 沒問題 [充滿自信].
好, 2人就開始爬. 到3F媽問 累嗎? 弟說 不累. 那就繼續爬.....
到8F時, 媽又問 累嗎? 弟氣喘呼呼回 可休息一下嗎?
媽再問 那你還想住高樓嗎? 弟回 打死都不要! 還是1F最棒!
最後2人終於爬到國稅局, 約30分後.
誰有近MRT公寓1F想賣? 來PM.
贔屭 wrote:
這其實要看個人經歷,...(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