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美芬/台北報導〕實價登錄上路才兩個半月,已有投資客想出新花樣,利用「作價登錄」來拉高房價。
代書陳坤涵指出,最近投資圈盛傳透過實價登錄作價的手法,例如張先生擁有北市某條路上的房產物件十間,最近賣出一件,廿八坪公寓賣二二四○萬元,但事實上,張先生只是左手賣給右手,且原價僅約一六八○萬元,卻灌水二二四○萬元,並透過官方的登錄系統來「證實」這個交易價的可信度;未來張先生真要售屋時,買方查詢的登錄價就是二二四○萬元,等於全盤墊高手上物件的價格。且依現有稅制,張先生的移轉成本很低,墊高的價格足以讓他未來出脫房產獲利。
陳坤涵表示,這種「作價登錄」方式,比較適合手上物件在同一區域、或是同一棟大樓內的投資客,不適合分散投資或是自住客。
個人積分:5分
文章編號:39191185
個人積分:522分
文章編號:39192099
個人積分:0分
文章編號:39192560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