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車子和房子是人生中最大的兩筆支出. 新車從年中就開始大促銷, 為什麼?
因為消費者荷包在縮水, 自然排除非必需的消費; 買氣不旺, 車商選擇大促銷, 那建商呢?
2. 建材價格比2008年下滑不少, 排除土地成本因素, 建商不能降價嗎?
3. 資料都是從主計處和營建署網站查的, 經CASIO加加減減後, 五都27坪以上的空屋有59萬戶,
營建署長你怎能說全台空屋只有20萬戶.
最後感謝大家回應.
----------------------------------------------------------------------
<以下資訊, 都是從政府網站的公開資料, 或銀行網站的公開資料找來的, 不是我掰的>
如圖! 2011年新車銷售量為35.6萬輛, 今(2012)年前11個月累計為33.1萬輛, 預計可以達到36萬輛.
但汽車業從年中就開始促銷, 手筆之大, 以和泰車為例,年底前祭出送香港來回機票、送行李箱兩只、
加上最高120期的零利率分期方案,總折讓金額超過8萬元,手筆之大過去罕見,順勢點燃這波年底促銷戰火。

那房子呢? 鋼筋價如下! 金融海嘯前, 天價是35,000元, 現在快腰斬了.

預拌混凝土價格如下!

連室內要用的LED燈泡, 也從一年多前的6W 499元, 跌到現在8W 179元.

所以從營建署的統計資料中, 可得知每個縣市的建照數量, 戶數, 每坪造價.

你沒看錯!! 這是10月份當月的建照核發統計資料,
看!! 經過小弟換算後的每坪造價, 台北市只有4.79萬, 結果預售屋要賣100萬以上.
最近不是瘋桃園嗎? 每坪造價是3.03萬, 結果預售屋要賣30-40萬以上.
<備註:有關造價, 21樓weshin66, 和65樓Everlast_L, 和80樓fox0531提供較合理的看法, 記得去看喔!!>
<另外, 上述的總樓地板面積, 可能部份面積不包含在可登記銷售的權狀坪數內, 但還是買家要付錢吧!
所以你說造價要8萬, 10萬, 也對!!>
<補充:有關大家反應"法訂造價"與"實際造價"的不同。>
1. 我不懂造價, 但台北市今年修訂發佈的造價表如下圖.
2. 以造價表來看, 一棟大樓, 除了地上物外, 當然還有挖地基, 擋土牆, 排水溝等,
但前述營建署的造價有沒有包含這些, 資料上沒有說明. 請當作參考就好!
3. 既然有法定造價表, 意味著政府工程發包, 相關施工的計價就是以造價表來編預算, 不是嗎?

再來看看, 那個營建署長不是說空屋只有20萬戶嗎? 我們來看看10年一次的人口與住宅普查結果!
2000年的人口與住宅普查結果, 光屋齡2年內的空屋就超過9萬戶了, 屋齡20年內的空屋超過90萬戶.

2010年的人口與住宅普查結果, 全台灣空屋總計156萬戶, 五都加起來就有110萬戶.

你不信對不對? 那用建築材料來看吧! 以免被酸說連老虎住的洞穴也算進來.
只挑鋼構和鋼筋混擬土造的來看, 其它磚造, 木石造的都不算! 這樣全台空屋也有106萬戶.

你還是不信對不對? 那只挑五都27坪到百坪的來算吧! 以免被酸說連老虎和學生住的套房也算進來.
如圖, 五都27坪以上的空戶, 總計有59萬戶.

那台灣今年已經蓋好取得使用執照的新住宅有幾戶? 如圖, 1-10月全台灣有53400戶,
這還是"住宅"的戶數喔! 不包括乙工或商用偷蓋豪宅喔!! 台灣人真有錢!!

不過, 我倒是很衲悶, 2300萬人, 有300萬人常駐在海外,
剩下2000萬人, 扣掉25歲以下和60歲以上, 中間這層算1000萬人好了,
據內政部最新公布,今年一到十月建物買賣交易數創十年來同期新低,
建物所有權移轉登記共計37.6萬棟,那不就平均27人有一個在今年買房?
還是建物轉移登記包括停車位? 靈骨塔位?
夫妻共同持有算轉移登記一次? 或二次?
遺產持分給三人, 算轉移登記一次? 或二次? 或三次?
買房也買車位, 算轉移登記一次? 或二次?
還是把二房一廳的colt plus也算了進來?

每年轉移40萬棟, 太可觀了!! 比當初考大學聯考的考生還要多!!!

,內政部長換你當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