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個物件…上次產權轉移日期竟然是「三個月前」 !?

最近看了一個物件…
物件本身十分不錯…格局方正,還算蠻喜歡的 ! (雖然價格有點扯…南勢角公寓30年老公寓1坪開到40萬 !?)
後來在看房仲所提供的資料上面雄雄看到一件很介意的點…
上次產權轉移日期:2013年3月xx日
那不是差不多3個月前而已嗎 ?
當下有詢問房仲這件事,但房仲以…屋主買了沒來住來回應
(重點…在稍早之前房仲才表示說…屋主是搬走了!)

直覺1. 這是投資客的房
直覺2. 可能這房子出了事or屋主買了不滿意

這物件還有一些特性如下:
1. 物件在2樓,鑰匙是放在1樓的其中一戶住戶手上,我覺得很妙
2. 物件門口有貼一張大紙條,內容大約就是說「房仲朋友如要帶看,請注意xxxxx之類的」
3. 物件的大門、房間門和廚房的櫃子有整理過…

以上3點有加深我認為此物件是投資客的觀點 !

各位大大,不知是否可幫小弟解答這個物件的情況 !?

假設真的是投資客,3個月前買的房子就馬上賣,是有什麼方法可以躲避奢侈稅嗎 ?

謝謝囉 !

文章關鍵字
有去實價登錄看過了嗎? 如果價差很大的話 就有可能是投資客
短進短出有可能是獲利了結. 有賺頭就收手~
一般民眾三個月內進出 很像比較少見!
除非真的有什麼事情是無法解決的 非要再售出不可

至於奢侈稅就別替投資客擔心了~
人頭多的是~
自住客很在意是不是投資客的房子(我曾經也是),但後來學到其實不必要。

因為投資客買到的價格,自住客永遠買不到,除非親友鄰居賣的。

只要管,房子喜不喜歡、屋況怎麼樣、環境好不好、價錢是不是合理行情範圍,就可以了。

太多這類的自住客要買房, 總在乎投資客的房子
心裡有一道意識形態

版上與很多財經節目都提醒過
投資客的房子才好談
要是自住要賣的, 那價格才硬咧, 祖產耶!!
會不會奢侈稅已經含在總價裡了?南勢角的30年舊公寓根本不值這個價(個人觀點)。
感覺上,是二樓求售,近水樓台先得月,一樓得知便去遊說二樓老鄰居,自己「便宜」撿下來,賣賣看,不過15%的奢侈稅,應該不便宜說~

a8leo wrote:
自住客很在意是不是投...(恕刪)

我覺得投資客房子要避免的問題在於
投資客會用最廉價的方式做簡單整修, 同時掩飾瑕疵, 但不見得會解決真正的問題
如果乍看以為屋況良好不用再花錢就等於是被騙了

看過一間投資客房子, 油漆當然都新的
第一次看房間天花板有一點點痕跡, 不很仔細看不出來
第二次被新菜鳥仲介找去, 到現場才知看過的不過沒事幹還是去看一下, 看房間天花板有一點點滲水痕跡
中間轉手的樣子, 因為聽說成交了
隔了大半年, 第三次再被新仲介找去看, 房間天花板滲水痕跡一大片, 而且不只房間有
(三次內裝一模一樣, 轉手投資客沒再整理過)
如果有人在一開始油漆好美美的時候以為沒問題買下去, 半年一年後問題就開始出來了
漏水保固好像是半年吧, 時間過了你只能自己想辦法

另一個例子是以前同事的
據同事說看房時就知道是投資客的, 不過也因為都整修過覺得ok而買
但我們去參觀時, 我看到屋內很多牆壁油漆裂的很嚴重
有可能是投資客用人頭去買的,人頭房下只有這麼一件不動產的話賣出是不會被課奢侈稅的。

話說投資客的房子最好還是盡量避免,遇到有問題的你會後悔一輩子。真的買到投資客有問題的房子稍加修飾後轉手賣出你的良心也會不安一輩子。



投資客的房子不是不能買,只是會有太多房子的缺點會被掩蓋,尤其是老公寓,
比如說投資客會找木工做一些簡單的木工,把牆壁重新粉刷,讓產品的賣像好一點,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錢最後會轉嫁到買家身上,但重點來了,
對於老公寓應該換的一些管線,90%以上的投資客是不可能把錢花在買家看不到的地方,
所以當買家把房子買來後,如果要換管線,這些木工以及牆壁的粉刷,等於是白花錢,
最後又要再花一次一樣的錢。

另外牆壁粉刷後,如果原本牆壁有漏水、壁癌等等的缺點,那就通通都看不到了,
等到發現時,可能已經超過可以追朔的半年期限,最後又要花一大筆錢修繕房屋,
所以買投資客的房屋不可不慎。

反而是自住客的房屋,對於這些牆壁的缺點一定都會去處理,不然根本沒辦法住,
所以風險自然比較低。
南勢角……南方之星不是37萬流標,何苦去看舊公寓,去查詢一下,空屋很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