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價和推量破天荒,台中真的只漲不跌?

找西屯近龍井(中科一帶、台中工業區)、北屯一帶透天一兩年了
後來範圍甚至擴展到更遠的北區
發現開價一年比一年誇張
又看到實價登錄資料是選擇性登錄,很懷疑真的有發揮抑制房價的功能
例如工業區新透天(巷內,無電梯)
很多都開價1700~2000萬左右,屋齡1~17年內的也開1200~1700不等
記得去年底開價1580的新透天,今年在同一塊區域蓋同款式第二期預售
今年4月開價竟然變成1680,5月又變1780,現在變成1880
錢有沒有這麼好賺?!
西屯區近大雅、龍井的行情又比工業區有過之無不及
北屯也一樣誇張,案量一個接一個推


感覺去年似乎透天案件比較多,今年比較少
房仲都說我看的區域需求大於供給,透天數目比較少,只會漲不會跌
福雅路巷子裡田旁邊蓋得不怎樣的透天一樣賣掉,沒多久又告訴我之前看的哪間哪間賣掉了
兩年來看屋普遍覺得仲介帶看的物件條件都普普,甚至很爛,然後就叫你增加預算
現在物件少,仲介又更強調這一點

看屋愈看愈灰心!現在又在炒BRT(說好聽點是捷運,說難聽點就是公車),台中真的只漲不跌嗎?!
聽說投資客改到中南部炒房,玩丟炸彈的遊戲
台中薪資所得和高雄差不多低,就業市場以服務業和傳統產業為主
有幾個受薪階級能接得起這樣層層疊疊堆高起來的房價?
以為台中連漲七八年也夠久了,本想今年會降溫,沒想到開價一間比一間誇張
市場真的有這麼熱嗎?!現在不買以後更貴?!
我實在想不出來有任何實質基本面可以支撐高房價
想聽聽有經驗的各位大大的看法。
文章關鍵字

莫再凡 wrote:
找西屯近龍井(中科一...(恕刪)

真的要跌下來有的等,絕大多數是買不起乾脆棄權
過著苦哈哈租房的日子,等到退休回老家種田順便養養身...
我嘛去年看屋到現在說真的去年急著買(怕不買會以後買不到)
看的這麼多的房子在建,瘋了
真有那麼多人買嗎???今年朋友找中科的房子,現在決定不買了,
因為COCO太少,有妻小要養說已也縮手了.....
那邊租房子的很多,買房的很少

銷售員一堆,很閒得也一堆...

而附近又有很多建案,供過於求,不樂觀就是了
:「台灣建商今年釋出的推案數量實在是相當驚人,2015年的日子越來越接近,房地產投資人務必維持更多的警覺性。」

國泰建設發布2013年第二季國泰全國房價指數,第二季推案戶數達20998戶,創8年新高;總計上半年推案戶數逾3.85萬戶,其中桃竹更創兩千年以來新高,上半年共推出逾1.3萬戶。

桃竹地區上半年推案戶數就需六萬人口進住才能全數去化,若去化率不佳恐造成「鬼城效應」,2013年上半年桃竹推案戶數,分別較2012年下半年及2012年上半年,大增47%、44%;就算第二季去化率是六大都會區最高,但也僅28%,也就是高達70%戶數仍待去化,新竹地區第二季房價已出現明顯下跌,其中新竹市跌幅較大,較第一季下跌近10%,竹北也下跌約1.16%,桃竹連兩季成為全國推案量最大的地區,加上投資客聚集程度高於其它都會區,其背後累積出賣壓沉重與自住民眾是否願意承接進住的問題,如果後端沒有自住民眾接手,桃竹恐出現點燈率極低的鬼城效應。

除新竹地區房價下跌外,新北市第二季房價也下滑逾6%,新北市是全台房市縮影,若連續幾季房價持續下滑,預期會衝擊其它都會區。
種田閒人 wrote:
那邊租房子的很多,買...(恕刪)


可是很奇怪,明明價高,不要爛得太誇張的透天,好像也會被買走
加上科技擴廠、BRT等題材,所以仲介說供過於求
在福雅路巷子,旁邊是田的同一棟透天這兩年就轉手3次
同樣福雅路巷子裡,旁邊是田的農建地七年透天,現在開價近1700
實在很...

我告訴家人再等等,結果被回已經等兩年了,愈等愈高,現在不買會更貴
加上有些同事今年陸續買房(在這台中目前的房價高點下海,真的相當佩服他們的勇氣)
心情實在很悶

broomall wrote:
:「台灣建商今年釋出...(恕刪)


很多人說投資客都到中南部炒房了
:「其實目前全台各地的房地產興建盛況和交易量慘況,跟2006年的美國與1990年的日本,已經有許多雷同之處,來看看台灣是否能超越美國和日本的境界。」

受到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恐退場的雜音影響,住展雜誌調查,6月房地產風向球轉為「衰退注意的黃藍燈」,終結連5月「復甦安全的綠燈」,也是今年以來第一次出現黃藍燈,顯示下半年房市有下滑趨勢,但房市景氣並未出現「跳水性」急轉直下,而是緩步下滑。

住展表示,北台灣房市買氣小幅下滑,尤其桃園縣青埔與八德地區,看屋人潮大減3至5 成,其他地區減少1成,6月北台灣市場仍以首購型買方為主力,換屋型建案買氣不見起色,6月台北預售的新推案量僅2件,一個位於中正區的重推案,另一案為位於北投的「明德莊」,2案加總的可售總金額23億,較5月預售的量體130億元,大減逾100億元,創下今年前6個月單月預售推案的新低點。

從今年第1季與第2季雙北市預售屋的推案量體得知,北市第2季預售屋的推案量為439億,較第1季的584億,減少24.8%;反觀新北市第2季預售屋的推案量為1107億,較第1季的711億,大幅增加了55.6%,顯示雙北市的推案重心,已明顯往房價較低的新北市傾斜。

近期部分區域案場來人數大減,下半年房市買氣恐轉弱,大型建案首受衝擊。樓高46層、總戶數1500多戶的新北板橋「新巨蛋」,近期委售大增,統計目前市場上約有2、300間房子求售。沉重的賣壓,讓這棟全台最高住宅出現業界人士眼中的慘烈「多殺多」,成交價不斷向下探底,已被視為新的房價指標。

依照實價登錄資料,該大樓4月時25樓有1戶以一坪79.4萬元成交,但最新揭露的5月資料,38樓有1戶僅以66萬元成交,9樓甚至以46.7萬元成交,市場人士認為,這是典型的大型社區「多殺多」,待售物件太多,就會有屋主按捺不住,以較低價格出售,特別是大漲一波的大樓,屋主更有本錢殺低求售。

不少屋主面臨奢侈稅修法變數,情願以低於市場行情出售,「新巨蛋」2006年中預售時一坪開價36萬元;2011年初完工後,表價並一口氣拉高到70萬元。第二波銷售時,因碰到奢侈稅,賣出速度相當慢,整整賣了一年多才結案,今年3月起,由於不少物件結束奢侈稅兩年閉鎖期,委售量開始增加,尤其財政部確定奢侈稅只修不廢後,更有明顯求售潮,大型社區對景氣變化反應快,新巨蛋出現降價賣屋情況不令人意外,如果奢侈稅趨嚴的訊息更明顯,還會有更多大型社區委售爆量。
台中明顯就是供過於求

去看看中古屋市場就知道了,都只是在炒重劃區跟新建案而已~

莫再凡 wrote:
可是很奇怪,明明價高...(恕刪)


房產這種東西大家都說不定

不過如果你是以科技廠的利多消息來定論,那我勸你別了

科技廠以年輕人居多,而且跳槽率很高,所以並不會在一個地方待太久,更何況是置產?

而且在科技廠工作說實在的也沒什麼時間去炒房之類的


下半年的電子業起伏很大,中科那幾間大廠能不能撐住還有待商榷...

所以這個可不是利多阿!!

jakai wrote:
台中明顯就是供過於求...(恕刪)


沒錯,最近又增加一個公車BRT
產業薪資結構明顯和高房價脫勾
卻仍可以連漲7、8年,投資客口袋滿滿卻苦了一般有購屋需求的民眾
透天物件本來就比大樓少
實價登錄後開價更是一間比一間誇張啊!!!

種田閒人 wrote:
房產這種東西大家都說...(恕刪)

房仲說法:科技擴廠帶動就業人口,中科附近供不應求,只漲不跌就對了啦

以竹科的經驗,中科附近相對便宜,C/P值又比新竹好。
新竹金山街以前很多福地都能炒成這樣,這區塊豈能放過
所以很多台GG的狂買撿便宜•••
去看屋,很多房仲連台GG中科廠又多了多少工程師都能扯
所以比價效應下,恐難跌喔••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