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範圍甚至擴展到更遠的北區
發現開價一年比一年誇張
又看到實價登錄資料是選擇性登錄,很懷疑真的有發揮抑制房價的功能
例如工業區新透天(巷內,無電梯)
很多都開價1700~2000萬左右,屋齡1~17年內的也開1200~1700不等
記得去年底開價1580的新透天,今年在同一塊區域蓋同款式第二期預售
今年4月開價竟然變成1680,5月又變1780,現在變成1880
錢有沒有這麼好賺?!
西屯區近大雅、龍井的行情又比工業區有過之無不及
北屯也一樣誇張,案量一個接一個推
感覺去年似乎透天案件比較多,今年比較少
房仲都說我看的區域需求大於供給,透天數目比較少,只會漲不會跌
福雅路巷子裡田旁邊蓋得不怎樣的透天一樣賣掉,沒多久又告訴我之前看的哪間哪間賣掉了
兩年來看屋普遍覺得仲介帶看的物件條件都普普,甚至很爛,然後就叫你增加預算
現在物件少,仲介又更強調這一點
看屋愈看愈灰心!現在又在炒BRT(說好聽點是捷運,說難聽點就是公車),台中真的只漲不跌嗎?!
聽說投資客改到中南部炒房,玩丟炸彈的遊戲
台中薪資所得和高雄差不多低,就業市場以服務業和傳統產業為主
有幾個受薪階級能接得起這樣層層疊疊堆高起來的房價?
以為台中連漲七八年也夠久了,本想今年會降溫,沒想到開價一間比一間誇張
市場真的有這麼熱嗎?!現在不買以後更貴?!
我實在想不出來有任何實質基本面可以支撐高房價
想聽聽有經驗的各位大大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