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家認為可行的解決方法有
1.避免短期炒作
A:已有奢侈稅兩年期限,從成交量來看短期進出炒作以壓制稍有成效。
2.調高買進資金成本
A:自有資金%部分目前有在做,但也影響到了一般購屋民眾。
3.調高利率
A:若在全球低利率時代貿然大幅調高,資金匯瘋狂湧入,台幣若升值過於快速且升的太高,外銷會掛點,資產可能也會炒作的更利害,目前沒辦法。
4.調高持有成本,房屋稅和土地稅實價課稅
A:立刻以現價課徵相關稅賦,先假設台北市崩盤新成屋一坪剩30萬(PS.30萬算是台北市鋼筋混泥土+二丁掛瓷磚+兩層地下室的底線了)買30坪需900萬,以貸款7成來看目前自備款得270萬。
原房屋稅公式為應納稅額=房屋標準單價*面積*(1-折舊率*折舊經歷年數)*地段等級調整率*適用稅率
(PS.房屋標準單價不是房價,而是依房子興建時的材料來定價這不會變動,折舊率目前政府規定為一年為1%,地段等級調整率,依政府奇摩子通常是只會漲不會跌)。
新公式會變成應納稅額=現價*面積*(1-折舊率*折舊經歷年數)*適用稅率,第一年房屋稅就因該成900萬*(1-(0*0))*1.2%=108,000(PS.稅率已用最低的自用)。
另外若照這公式又不排除企業,國泰金準備躺平股價10塊見,失業率因該會很恐怖,若排除企業好像又圖利有錢人。
這還沒加實價土地稅,我想會變成買的起但養不起...,這問題一樣大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