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稍微查詢比較了台灣央行以及美國聯準會這十年來的利率走勢圖如下:


很明顯美國現階段的利率的確過低了, 幾乎接近0的水準. 那麼聯準會在QE退場之後能夠繼續維持這麼低的利率嗎? 正常的利率水準至少也應該會有1~2%, 所以聯準會的前瞻指引提到在QE完全退場之後一段時間(約6個月)開始升息是很正常的, 不足為奇. 否則QE這段期間過多的資金會一直停留在市場沒有辦法收回來, 市場上游資過多的結果便會造成其他的經濟隱憂.
再回過頭來看看台灣央行, 現在的利率已經在1~2%之間, 而在美國擴大QE的期間台灣甚至已經開始從谷底升息. 也就是說台灣現在的利率水準相較於美國是比較健康的. 至於升息的空間有多少, 各位自己比較圖表就可以看得出來, 在下不認為央行會急於把利率調到較高的水準, 至少也要等到美國利率腳步跟上來再說. 但那已經是2~3年以後的事情了.
總而言之, 台灣央行貨幣政策的主軸是一個"穩"字.
而利率走勢與房價走勢相關性就不用再贅述了, 過去十年來房價走勢和利率並沒有太大相關. 和通膨率的正相關係數會更高, 而不是只有利率. 基本上利率只要不要升到過高的水準(比如說5%以上), 都不會對房價造成致命打擊.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絕大部份人認為房價會在10%區間起伏, 而非暴跌.
不過這是另一個討論議題, 就留待高手解答.
所以房市為什麼量縮, 很大原因是由於升息的不確定性, 但是一旦了解升息的程度以及時程, 不要人云亦云, 就可以作出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