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房屋是電梯公寓,屬於一個數百戶的社區,所以兩年下來到在同一社區有十多筆登錄資料.
整理比較之初,發現相同條件的房屋單坪價竟有快五成的差異,本以為是買賣的運氣,但在把內容看仔細點,怪點就出來了.
實價登錄內會記載交易的金額,建物面積,土地面積,這社區沒有配車位,所以土地持分跟建物面積會成正比,但資料中卻出現相同土地持分大小,建物面積卻差了五成的登記,也因此兩間房屋總價接近,但單坪價格卻差了快五成.
理論上實價登錄的應該都是"專業人士",而這些資料由權狀上也看得一清二楚,但這次比較之下,竟有超過兩成以上的資料有錯誤,實在想不通.
##資料PO出來比較容易說明 : 圖中黃色的三筆,土地持份一樣大,都是6.09坪,但第一筆的房屋只有18坪,另兩筆卻是29坪,當總價都一樣時,第一筆的單坪價格就異常的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