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連結
房價倒掛更普遍 中古屋主還活在過去
房市修正到現在已經兩年多,許多地區的房價已下跌不少,尤其是新建案價格讓利情況更為普遍,不少地區都出現「有感降價」的建案;這類有感降價建案讓價幅度高,有的甚至比中古屋還便宜,以致於出現新房子與舊房子「價格倒掛」的弔詭現象。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表示,這波房價修正至今,中古屋主大多後知後覺,還「活在過去」那段美好的價格中,等到夢醒之後,恐怕會大受衝擊。
以過去經驗來說,新建案房價往往會超過中古屋價格三成以上,但近年部份地區新建案價格竟賣得比中古屋價格還低,產生所謂的「房價倒掛」現象。這類現象在台北市信義區、大安區、中山區、內湖區,或是新北市汐止、板橋、土城等地,都能找到不少例子。
促成房價倒掛的主因,是嗅覺敏銳的建商察覺時局不對,趕緊大幅降價來加速出清手中存貨,所以成交價頻頻讓利,降到與中古屋差不多水準、甚至更低,如板橋就有建案廣告大打「比中古屋還便宜」的標語,成功創造熱銷話題。
相對的,中古屋主可能出於資訊獲取較慢、不缺錢,或者記憶還停留在房市多頭時的美好時光,覺得自己的房子還是很值錢,仍不願降價賣、或是降幅微小,導致中古屋房價跌幅反而比部份新建案還少的情況。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分析,股票市場中有句俗話說「不賣就不算賠」,或許有些屋主也有這種不賣就不算賠的想法,但即便屋主不賣,實際上房屋價格已經跌了,幅面資產價值已然減損,差別只在於屋主「願不願意坦然面對」罷了。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進一步指出,受到房價倒掛衝擊的並不只有中古屋主,另一個遭殃的對象就是房仲。當新建案價格跟中古屋價差不大時,購屋族多會「買新不買舊」,中古屋買氣就會減弱,尤其是在超低價新建案周邊的中古屋,成交會變得更為冷清。面對這種房市新的生態,房仲業界也應準備新的策略因應衝擊,否則將會坐以待斃。
==============================
現階段房市下修 已經有不少地方出現房價倒掛情形
諸如台南地勢較低的安南區(類以前汐止)
新屋透天多數開價落在600~700多萬
同樣坪數的中古屋在591 卻可開價960~1288萬(高新屋1.5~2倍價左右)
且開價都還能議價 造成房價倒掛 買新屋透天遠比中古屋還便宜的情形發生
買新屋比中古屋便宜 誰會想買中古屋呀?? 不僅較貴還須多加整修費
而中古屋主卻渾然不覺 還沉浸在過去 只要買了就上漲的行情當中
這就是房市下修的代表現象之一
寫這篇的單位是"住展"雜誌,原始文章如下...
http://www.myhousing.com.tw/index.php?option=com_flexicontent&view=items&cid=1051:2012-09-03-07-43-04&id=66402:2017-04-13-05-45-55&Itemid=161
住展雜誌是幹什麼的?
是專門刊登新建案資訊和廣告的雜誌,那還要我說什麼嗎?
而文章中所寫的中古屋比新建案價格高,
這大多是新建案的文案、業配文裡面寫的內容,
目的就是在吸引買方去看屋,
但你只要去查實價登錄,就可以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不然01也有很多討論和整理,google大神也很好用。
還有殯儀館好像還離蠻長的一大段路喔。
那間真心想賣45萬一坪的離殯儀館沒有比較遠喔。
請益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 建案與機能比較
剛剛google又有一個 江翠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