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透明系列》Ep2-公設比的關鍵在車位

本系列於每周三、周日來試算都更坪數

公設比是台灣房地產的一大議題,

但您知道您買的公設,大約有50%位於地下層嗎?

而這50%當中,約有一半以上屬於汽機車的車道,

當然,這些公設都是以房價來計價,

而不像一般地下層交易,以「房價之半」來計價。


因此,車位權狀就是左右公設比的關鍵因素,進而影響到房價,

從坪數試算中,就能看出車位對公設比的影響,如下圖:
都更透明系列》Ep2-公設比的關鍵在車位

越低的「每個車位權狀坪數」,就能創造越多的「可銷售坪數」

但副作用就是「公設比」提高,

因此建商會衡量每個建案的銷售策略,抓取最佳平衡點。

無論各位是買新成屋、或是遇到都更,

「車位權狀、地下層公設」也是可以切入討論的重點。


本次試算的面積明細表,可參考下圖:
(本試算案例基地671坪,容積225%,獎勵1.4倍)
都更透明系列》Ep2-公設比的關鍵在車位


想了解計算過程、或評估自家都更效益

可到線上都更計算機自行算算看。

未來每周三、周日將繼續分享各種案例
樓主, 我覺得你的表格可以再加上兩欄, 會更明確.

休閒公設
地下室休閒公設

現代沒休閒公設的房子賣不出去, 買房子需要衝動, 低公設比, 沒休閒公設, 好似單價變高了, 但整棟的總價是變低了, 這是建商代銷的血淚經驗.

以你這張表為例, 一樓可能做為店面銷售, 所以公設都利用地下室二工, 停車位9坪, 34%公設比, 還能有充足休閒公設. 有些品牌建案, 停車位坪數高達13坪, 地下室除了機電空間, 不吃公設坪數, 但一樓全部設計為管委會空間(大廳+休閒公設, 佔容積), 公設比還是到達32, 33%.

不過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樣都是約33%公設比, 也都有休閒公設. 建商把成本反應在單價上(由於可售坪數變多, 二工的建商總價單價低個6%). 在政府對二工無所做為的情況下, 多花錢買一樓(佔容積)公設, 是不是有點傻呢??

renewhouse wrote:
但您知道您買的公設,大約有50%位於地下層嗎?
而這50%當中,約有一半以上屬於汽機車的車道,


這樣說不公平,並不是每個建商都是這樣做,
根據我的經驗(台北市),只有少數建商才是如此,
如同2樓所說,其實看車位權狀大小就可知道車道是否有灌在房屋公設裡。
THE666 wrote:
這樣說不公平,並不是每個建商都是這樣做,
根據我的經驗(台北市),只有少數建商才是如此...(恕刪)


「大多數的建案,公設大約有50%在地下層」

這句話是表達目前的普遍現象,並非指說是少數建商才這樣做,

您想想看,B1通常規畫成一大片機車位,再加上B2,B3的機房與部分車道,地下層公設 佔 全部公設的50%也是合理的結果,並非是建商刻意為之。


其實房屋公設都會包含車道(因為機車也要走呀),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本次分享就是在討論「車位權狀」與「公設比」的相互關係,

提供各位購屋或都更參考!

renewhouse wrote:
「大多數的建案,公設大約有50%在地下層」
這句話是表達目前的普遍現象,並非指說是少數建商才這樣做,


那你這"普遍現象"的來源是?

你有做過統計嗎?
THE666 wrote:
那你這"普遍現象"的...(恕刪)


其實原則上你們都對啦.

品牌建商多數會爭取到素地甚至重劃區, 地基較大, 規劃也較標準. 如果你在北市看這類新建案, 比較不會用這種挖東牆補西牆降單價的方法來銷售.

樓主一開是就比較聚焦都更, 都更很麻煩又難搞, 在地區域建商投入比較多, 建商常常需要呼嚨無理取鬧的地主. 當都更分回戶滿腦都是一坪換X坪, 建商不產生些不計容積的坪數給地主, 就都更不下去了. 這也是早期很多都更戶, 因為虛坪太多, 覺得被建商騙了的來源.


renewhouse wrote:
B1通常規畫成一大片機車位,再加上B2,B3的機房與部分車道...(恕刪)


車道也可以算進停車位, 機車位也可以算進停車位, 甚至機電設備也可以算進停車位, 當然地下室無公設坪很少見就是了, 原則上地下室一定會佔公設坪, 否則管委會如果要求沒有停車位的住戶, 不得過道地下室(進入地下防空避難室)就詭異了. 看到停車位一位15坪時, 還蠻有意思的. 雖然比主建物坪數比總價的時候, 單價會拉高, 最終還是需要反映建商成本跟利潤的.

真左維 wrote:
樓主, 我覺得你的表格可以再加上兩欄, 會更明確.

休閒公設
地下室休閒公設


感謝!目前也一直改良面積表,讓坪數估算更準確。

「休閒公設」就是面積表中的「管委會」,在此案例是32.1坪。

「地下室休閒公設」是建商私下改出來的,在法律上與車位合稱「防空避難室」,在此案例是315.8坪(整個防空避難室)。

至於「地下室休閒公設」有幾坪?要看建商怎麼改。


了解容積規定的人都知道,「樓梯+排煙室+管委會」設有免計上限,

所以有些建案「管委會」是0坪(被樓梯用滿額度了)、

有些建案「管委會」非常多坪(樓梯只用了一些額度),

視建案大小與規劃而定
renewhouse wrote:
了解容積規定的人都知道,「樓梯+排煙室+管委會」設有免計上限 (恕刪)


[休閒公設] 的意思就是把計容積的部分拿去做公設, 一樓如果沒有店面價值, 或是高價純住宅社區, 一樓其實價格很差, 常做成休閒公設拿去讓其他樓攤提(單價變社區平均價), 還可以提高社區質感增加單價.

[地下室休閒公設]就是讓表格把計在虛坪的"防空避難室擺置休閒器材"跟算在車位的"防空避難室暨車道"分開.

新增這兩欄, 這樣你的表格公設比就可以一目了然.

真左維 wrote:
車道也可以算進停車位, 機車位也可以算進停車位, 甚至機電設備也可以算進停車位, 當然地下室無公設坪很少見就是了, 原則上地下室一定會佔公設坪, 否則管委會如果要求沒有停車位的住戶, 不得過道地下室(進入地下防空避難室)就詭異了. 看到停車位一位15坪時, 還蠻有意思的. 雖然比主建物坪數比總價的時候, 單價會拉高, 最終還是需要反映建商成本跟利潤的....(恕刪)




謝謝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