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提到購屋者希望能以實坪計價,政府以尚未得到共識而否決
小弟以買榴槤的經驗分享一下
整顆未剝開的榴槤跟已經剝開直接賣你果肉的榴槤
每台斤的價格會是一樣嗎????
含公設的建物跟實坪的建物,建商會賣你一樣的單價嗎?????
不論如何計算,最終商人就是要賣你這個價
不知道推動實坪制的這群人,是否逛過市場買過菜????
3缺1 wrote:
新聞提到購屋者希望能...(恕刪)
差不了多少 以新建案來說 建商賺的是建築成本
要壓房價就要從地價著手 現在一堆地方 地價都高過建築成本
建商購地建屋 要承擔 投資風險 施工風險 施工後責任 而炒地的幾乎沒風險
而我們一直都對不重視建築業 專業重視不足 所以任何人都可以玩建築遊戲
所以社會上才會有一堆 借牌炒短期 購屋沒保證 然後一些真正較專業的拼不過那些砸錢的
台灣的建設公司 營造廠 多如牛毛 可是倒的也多
倒的不是專業度不夠 或者品質差 而是被那些非專業的削價做掉的
而現在施工品質越來越差也是這樣 因為有很多不專業的人不會管理 然後施工人員鬆散習慣了手藝也越來越爛
現在很多就算給高價 品質卻做不出來的一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