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委員高嘉瑜3月17日在立院質詢,指出台灣的高房價問題,2020年台北市房屋的公設比攀上新高來到35%,民眾花大錢買公設。
部長徐國勇回應很妙,回應說因為建商興建公設仍有興建成本,因此會轉嫁到買房民眾,交易實坪制導致每坪單價提高。(資料來源:https://house.chinatimes.com/20210317001756-264401)

天啊,現在的房價已經讓人瞠目結舌了,買的人還沒意識到自己花的錢,有很大部分都是公設。換言之,若總價不變,只計算實坪的話,每坪單價將暴增。
我們看待不動產問題,是想要挖出問題的癥結所在,而不是掩飾問題。
事實真相是,我們住在高房價地獄,年輕人苦不堪言。
實施實坪制,讓地獄真相顯現出來吧!
lawtaipei wrote:
立法委員高嘉瑜3月17(恕刪)


你確定實坪制就能壓下房價? 建商會把那公設的費用轉到實坪單價上.
所以是不是實坪制不是房價的重點, 重點是合理的房價!!
ceifro wrote:
你確定實坪制就能壓下房價? 建商會把那公設的費用轉到實坪單價上.
所以是不是實坪制不是房價的重點, 重點是合理的房價!!


實坪制不是用來打房,只是還原房價的真實.不用看到30坪的廣告傳單,還得去找建商要契約書換算實坪多少,才知道號稱30坪,實用19坪,號稱一坪30萬?實際房價一坪45萬,看越多房子越浪費時間腦力.
simple is best,簡單明瞭是最好的.
只是政府會怕,採用實坪制後,單坪房價會暴漲幾成,台灣的房價所得比就會超過中國和香港,成為世界第一,被全球人同情台灣人民,恥笑台灣政府無能.
現在的公設坪數都不知道是怎麼算出來的,實坪制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不讓建商浮報坪數
應該要法律規定

實際使用坪數跟公設坪數同時列舉

讓你知道你花的總價,買了多少自己使用的坪數、跟多少公設坪數

這樣市場自然會嫌惡公設比太高的建案
可是從建商那裏開始,買預售屋,成屋訂約時,合約書上就已經載明,其主建物,附屬建物,陽台,與共有持份部分,各佔是多少平方公尺。

所有的資訊都已揭露,怎能說民眾不知情 ?

被大家感冒的,不過是看起來建商是不論哪個區域,其每坪單價都一樣。

但我覺得是,建商合約上給的是總價,從來沒有在合約上說 "每坪單價是多少 ?"。也就是說大家虛坪單價 "每坪多少",只是大家自己方便看是買貴還是買便宜而已。

所以討論要虛坪計價還是實坪計價,根本假議題。因為買賣合約,永遠是總價 + (主建物,附屬建物,陽台,與共有持份部分,各佔是多少平方公尺)
lawtaipei wrote:
立法委員高嘉瑜3月17(恕刪)

買房子太難了, 即使房價下跌, 可能只會讓有錢人趁機掃更多房地產, 所以不如想辦法徵收有錢人的交易稅, 炒得越高, 稅金交得越多, 最好炒翻天, 炒到世界第一, 反正買不起只能看戲, 看看最後是哪一位低智商金主接最後一棒.
實坪制真的看不出來可以有什麼幫助誒
蓋那些公設就是要錢要成本
建商怎麼可能免費做,想當然耳就是單坪變貴而已啊
禁止投資客買預售賺差價時
從業人員把車位坪數灌在總坪數
再倒除計算每坪單價刻意營造比建商每坪單價還低
最後又說我要搬回老家所以便宜小賺平轉時........

以上這個能先改 我們再來談這個問題好了.....
買賣合約,與房屋權狀上都有紀錄實際面積(平方公尺)。

主張實坪制者能否具體說明,到底缺了什麼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