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300 wrote:樂居報告「2022房(恕刪)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1989-1999房價整整盤了10年這個和我的記憶一致那十年即使你房子買在雙北捷運佔旁邊也沒再漲的然後很多縣市蛋白區房價是直接腰斬蛋殼區...跌到沒人要房價"永遠"只漲不跌,其實不是任何時間都正確
老實說...台北市一坪30萬以下的時候...升息也是會漲的現在....台北市一坪破百萬的時候...升息能讓房價續漲...我給建商拍拍手自備款200萬買不起三房加一車位....老實說放在定存還真的想升息不同基期...自然不一樣的世界...祝大家升息快樂...
maxkingella wrote: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1989-1999房價整整盤了10年這個和我的記憶一致那十年即使你房子買在雙北捷運佔旁邊也沒再漲的然後很多縣市蛋白區房價是直接腰斬蛋殼區...跌到沒人要房價"永遠"只漲不跌,其實不是任何時間都正確 1985十信案發生到1997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com風暴,後面又經驗921、美國911,到sars發生房地產才利空出盡反彈向上。198多年前房價漲不上去很大原因是當時利率4_5%,想炒房很困難。2000年後續因為一連串降息和房價被打到底後才出現投資價值。而2008年後房地產是受惠於美國qe和陸客陸資炒作繼續向上猛衝。2015年後少了陸資和美國qt,不少區域開始下跌,但2019年美國又開始qe房價又開始持續猛漲。2008年以來的qe和降息雖刺激大量資產價格,但也增生大量債務。在通漲來臨和利率反彈的今天,這套遊戲還能玩下去嗎?
maxkingella wrote: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1989...(恕刪) 這個應該可以搭配台灣的戰後嬰兒潮一起看嬰兒潮第一代大約是 44~55 年次出生,第二代大約是 64~72 年次,兩代相差大約20歲再來的一段時間出生人數急降,第三代要一直到 90 年前後,因為晚婚差距拉大至 25 歲而且人數明顯變少您提到的這十年我覺得是因為1.戰後嬰兒潮第二代的出生高峰期已過,大家房子該買的都買了。2. 當時利息又高,沒事也不會想背貸款多買房子現在的狀況:1.人口出生率降低沒錯,2.但是利率低到一個不行能不能複製這十年的房市 "停滯" 尚且需要實證但說到會不會 "崩"....通膨噴這樣錢超容易貶值,一定是需要找到真正有價值的載體台灣的房子地產尤其是土地,我覺得比 BitCoin 幣還有鳥用房子賣不掉還能住能租,加密幣賣不掉你還要能領得出來實體幣才能拿來打水漂崩的機率不大啦,只是你也要有至少能追上通膨的收入才有貸款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