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景氣差,無論在哪裡都一樣,美國加上次貸風暴。台灣預售屋,新成屋還是一樣不會受到景氣的影響,一樣拉高。M型社會也會這樣出現。目前台北市預售屋不知為什麼至今還是路上有一堆在蓋樣品屋。不過也不錯至少可以增加逛樣品屋的樂趣。不過也要面對現實,如果你不開雙B車,他們也不想理你。果真有錢真的有差。
今天政府公布了消費者信心指數 創歷年新低 一般家庭對於未來財務普遍信心低落耐久財的消費 也是近年新低所謂耐久財 就是不動產和汽車的銷售因為大環境如此 很多地區的房價已經開始"悄悄"向下修正了 (意思就是說跌的時候都是 "跌得無人知" 漲的時候就深怕大家不知道 人性本來就是這樣)台北縣市那些新建案的建商也是"挫咧旦" 只能撐多久算多久只要多看看財經訊息 應該可以嗅得出房地產整體的現況我個人也正在耐心等待換屋時機中
現在有能力買的起房子可能是有錢人,就是金字塔的頂端。台灣也慢慢變成了貧富差距很大的國家,這個可能也可以跟中國大陸有得比,或是其他的國家。不過不買也是有好處,至少沒有太多的負擔。現在也開始流行住父母家,吃喝拉都算他們的,賺來的錢可以存起來,作為日後的養老基金吧。現在要在台北生存需要兩把刷子。
taiyoto wrote:現在有能力買的起房子可能是有錢人,就是金字塔的頂端。 其實也沒那麼嚴重啦! 大部份買房子的人都是縮衣節食 靠著上一代小小的資助頭期款 揹了個幾百萬貸款的房子圖的就是遮風檔雨 不用被房東漲房租 趕來趕去的真的金字塔頂端的 是那些信義計劃區或者台北市精華地段豪宅像帝寶那種才真的是金字塔頂端啊!
在短時間裏應該還下不來吧!看央行的升息政策就知道了,弄了半天都升不到4%..從5%降息到2%只花了一年就達成現在的情況是比買賣二方看誰撐的比較久如果沒有重大情勢發生二軍人馬應該會持續對持...不過我覺的應該比較冷門的地點都己經有滿不錯的可談空間熱門的地點,還是滿硬的,如果堅持地段地點的話,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不然就拜託央行一口氣升到5%,一次讓建商死..
我其實有不同的見解, 現在的利率只要是真的給想購屋的人去申請, 並不覺得有低到哪.政府該管的是, 投資以及建商應該要用另一種借款利率, 而不是目前平均的 4%, 來保護想購屋的民眾.想想看, 借一百萬, 一年要 4 萬利息, 大部分的人至少借 500 萬 (好一點的房子), 等於一年要繳利息 20 萬. 利率哪裡低了? 政府利率慢慢調也是沒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