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買房與工作觀念分享~

HaHaSue wrote:
我先自首,我領悟力不...(恕刪)


上面二位大大,我講的是慷慨激昂了點,講的也是沒有錯啦!!
偶也是有感而發,我講這些不是同一個人或地區,是我上這一年來的感想!!
我這些年,也跟對岸的人們生活這些年,你說它們罵不罵共產黨,它們也是罵阿!!
說貪腐,也比我們還貪腐,只現在它們大家有飯吃,得過且過中!!
大陸的未來,不是我們所能決定及改變的。
對我而言,那是人家的事!!

每個人想法,是互相尊重沒錯! ! (但私下PM罵髒話,這就是從大談公義之士之口而出!)
但台灣的顏色使然,一不小心就是全民公敵! 最多一種顏色會罵!!
我是中間選民!! 台灣這二種顏色,都需要中間選民,決定它們的未來!!
看來我變成紅色了!! 就這樣!!隨它吧!!

我也可以,一一指出何人何事!!
只是我選擇之一! 也謝謝二位指教囉!!
我不知道這樣的想法有任何幫助, 不想著改善投資環境, 努力招商, 讓資金願意進來台灣, 讓企業願意根留台灣, 讓經濟可以進一步發展, 卻只會隔著岸喊, 你在哪邊工作很危險, 賺一份錢要繳兩個地方的稅, 你早晚變成台流, 記得多存點錢啊, 免得到了老年只有3000元的國民年金可以領, 還是回台灣工作吧, 但是不知道真實的狀況, 請問回到台灣有這麼多的機會可以不到35歲股票選擇權就超過5000萬台幣, 跳槽可以當副總裁, 總監, 甚至帶領一個幾百人的團隊, 如果你的年薪是400萬台幣 (鴻海跳樓眷屬徐小姐的老公), 你在不在乎兩地交稅, 退休金歸零?

但是當這些在對岸辛勞工作,開始願意回到台灣投資, 置產, 這些人又開始喊, 你是血汗工廠, 不良企業, 貧富不均, 炒作房價, 政府獨厚企業, 不保障勞工, 讓企業無所適從, 我投資你執政的城市, 你的同志帶著學者罵我是血汗工廠, 資本家是犯賤嗎? 需要你這個胖婦玩弄在股掌之中嗎?

Nelson5 wrote:
而且這套還有人信, ...(恕刪)
喔對了,房價高不高跟努不努力沒有任何關係喔~

關於房價高要討論的是"房價高得合不合理",而不是討論"房價高買不起是你們不努力"~

不管房價高還低,總是有買不起的人,這時候要討論的才是努力的問題~

樓主一篇文章要把兩個不相干問題混在一起談,只能說是搞錯方向~
PandaTsai wrote:
開版的大大如果比較過近十年來兩岸的薪資消長, 相信對台灣的年輕人就不會如此苛刻了...

大陸近十年來的房價跟薪資都在起飛, 年輕人當然很容易看到機會, 而台灣則是房價在起飛, 而薪資卻不斷下滑, 手上沒有資源只有勞動力的年輕人自然會有看不到未來的感慨, 這是極為正常的事...

台灣社會的狀況, 再惡化下去將會由"階級矛盾" 進入到 "世代矛盾" , 以往社會的矛盾常常來自不同階級間的利益衝突, 老闆多拿一些, 員工的就得少分一點之類的, 可是當政府的眼光因民主選舉的考量而不斷的短淺化, 政策的制定永遠只在討好 "現在手頭上有選票的人" 之後, "階級矛盾" 便將慢慢惡化成 "世代矛盾", 中老年世代不斷的藉由立法等等的手段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例如白領階層優渥的薪資及退休金, 低稅負, 好的社會福利, 寬鬆的貨幣政策而造就短期的經濟榮景(泡沫), 以及靠舉債而來的種種公共建設等等, 尚未進入社會的世代權益則完全的被忽視, 例如完全不動甚至下滑的起薪, 無人真心理會的少子化問題, 不斷高漲的國家債務, 及資產泡沫化之後對後進社會者的壓迫等等...

而其中不動產價格的飆漲對照完全不為所動甚至還是倒退的年輕人薪資, 更是 "世代矛盾" 的一種重要現象, 要比資產炒做, 什麼樣的人手上有較多的籌碼呢?? 當然是中老年人, 因為一來他們年輕時碰上經濟起飛的年代, 二來他們在社會上經營的久了, 手頭上的存款及不動產自然非年輕人可比; 更有甚者其中不少人小孩已經長大, 人生義務已了, 負擔變輕; 而年輕人初入社會, 大多數人除了勞動力外便一無所有, 育兒等等的家庭義務尚在吃重的階段, 原本政府是要靠稅收及保障工資等等的手段來平衡兩個世代間的差異, 可是看來政府已經棄守這樣的義務與責任, 於是形成中老年世代透過手頭上快速增值的房地產來壓榨年輕世代, 而政府立法保障的退休金及種種中老年人的社會福利, 又再轉變成他們手頭上過剩的資金再投入房地產炒作, 更進一步墊高資產價格, 而很難想像的是, 他們最終能夠獲利的來源, 竟是只有勞動力及被壓低到不行的薪資的年輕人, 只因為他們要成家絕對有住的需求, 而政府能幫到年輕人的呢?? 只有可笑的低利貸款, 而這正是房地產價格飆漲的原兇之一, 無異是要年輕人心甘情願的把犛往自己頭上套, 為上一個世代來作牛作馬...

大前研一在其所著 "低 IQ 時代" 一書中曾經提到日本的一種社會現像, 大意是現在 40-60 歲階層的人, 在他們年輕的時候, 要結婚時面對準岳父提問 "你能讓我的女兒過比現在更好的生活嗎??" 大部份當時的年輕人都能理直氣壯的回答 "當然可以, 請您安心的將令嬡交給我", 因為那樣的時代提供那樣的條件, GDP 高度成長, 老一輩生活艱苦, 而年輕一輩相較之下則處處是機會, 很容易就 "比以前過得好", 所以年輕人躊躇滿志; 而這個世代的日本年輕人呢?? 在女方家長天價的市區住宅及進口汽車面前, 領著微薄薪資甚至是派遣工作的日本年輕人, 已完全不復其父執輩的雄心壯志, 孰令致之?? 恐怕不能完全怪年輕人不爭氣吧...

說個題外話: 日本的現況是, 老年人手頭上什麼東西最多, 那些東西就會變得不值錢!! 例如存款已經負利率很久了, 房地產也連續下滑不知道多少年了, 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東西老年人的手頭上最多, 而老年人都想靠這些東西獲利來養老, 而套 "利" 的對象最終就是具生產力的年輕人, 而日本少子化的問題已經很久了, 不足的年輕生產力無法供養這麼龐大的 "養老" 需求, 於是便以這樣的方式來呈現, 台灣早晚也要走上這一條路吧


認真兼有內容的回文

幫你按的讚
linext wrote:
但台灣的顏色使然,一不小心就是全民公敵! 最多一種顏色會罵!!
我是中間選民!! 台灣這二種顏色,都需要中間選民,決定它們的未來!!
看來我變成紅色了!! 就這樣!!隨它吧!!
...(恕刪)



大大看樣子是個性情中人

就說自己想說的話吧

被誤認就算了

現在選戰將屆

我想我可能也是被誤認了


我的情形比較相反

爬了這個版一段時間,加上看了一些經濟的小書,才發現顏色真的不是很重要呢


現在很難理解我爸(環保色)跟我媽(天空色)為什麼可以為了年底的選戰鬧脾氣




不管政治人物怎樣演



都只是一場戲罷了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有人能夠告訴我

如果政府能夠讓大家都能夠買的起房子

對社會有什麼壞處嗎?

HaHaSue wrote:
大大看樣子是個性情中...(恕刪)


謝謝指教!!
我剛也說過了,這次919風災,偶要能幫上的,我同樣也會盡已綿薄之力,
做這種事,是不需要分顏色的!! 也是最快最直接的!!
天佑災民!!
所謂買得起房子的價格是多少? 地點在哪裡? 上海, 北京很多人上班都要花個一兩個小時從住家到辦公室, 東京每天有幾百萬人是從琦玉縣, 千葉縣這些地方通勤上班, 因為這些地方是一般人買得起的地方,

如果你講的是台北市房屋人人買得起, 應該機會不大, 政府不會也不應該這麼做, 房價真的到人人買得起, 正確地說, 應該是你今日的收入可以買得起, 因為這表示整體經濟的衰敗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狀況,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汽車業撤廠後的底特律, 所以當房價跌到你"今日"認為可以買得起的時候, 那時候的經濟狀況, 你應該是不敢買..

還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俄亥俄州的Wilmington, 2008 DHL撤離俄亥俄州, 整個州的失業率上漲到14%, 設有配送中心的Wilmingotn則有7000人被裁員, 大約有60%以上的居民直接失業, 如果加上因為居民收入減少的影響的服務業, 整個鎮可以超過85%的就業人口處於失業, 當地的房地產跌到幾乎是0, 因為你喊多少價錢都沒有人要買



sean1972 wrote:
有人能夠告訴我如果政...(恕刪)
Nelson5 wrote:

如果你講的是台北市房屋人人買得起, 應該機會不大, 政府不會也不應該這麼做, 房價真的到人人買得起, 正確地說, 應該是你今日的收入可以買得起, 因為這表示整體經濟的衰敗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狀況,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汽車業撤廠後的底特律, 所以當房價跌到你"今日"認為可以買得起的時候, 那時候的經濟狀況, 你應該是不敢買..(恕刪)


你舉的例子是 因為失業或撤資導致房地產下跌

和政府提供或設法給人們合適價錢的住宅是兩回事

難道政府要靠企業撤資才能提供合宜住宅嗎?

還是說政府要讓房價下跌的方法是 '提高失業率' ?

整體經濟不好會導致房價下跌

然而房地產只是整體產業的一部分 除非他的產值佔所有產業的比例非常大

否則房地產下跌並不代表整體經濟就會不好

因為A導致B 並不表示B等於A

硬要將兩者做連結 似乎沒什麼道理

至於何謂合理價錢.適合地點.恕不再討論範圍之內

我只想問

''如果政府能夠讓大家都能夠買的起房子 對社會有什麼壞處嗎?''

或者是換個方法說

''如果現在大家都有自己的房子 我們的社會會是什麼樣的風貌'

iscyber wrote:
沒繳稅金是真的,每年幾萬元退稅也是真的...(恕刪)


沒繳稅還可以合法A台灣人的錢
這樣也敢拿出來炫耀喔??

金害~~
這世界亂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