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knight wrote:教你一招就是在我的公...(恕刪) 你的公式不能這樣用。拿掉核能電廠之後,假設所需的發電量全部由燃煤電廠補足,因為組成的改變,這時的每度燃料成本已經不再是x了,你後面的計算也就不再正確。
看了前面幾樓, 好像要廢核的人就像未來的先知一般, 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 就是核能不可以其實喔, 政客的話聽聽就好, 名嘴的話當八卦左耳進右耳出或當綜藝節目純娛樂. 2020, 2030, 2040非核家園, 好大的夢, 到時如果不是妳執政, 或純幻想, 那就是有夢最美....要廢核, 請先告訴我代替能源的來源, 否則話都是人說的, 做得到做不到又是另一回事. 都是嘴砲要講廢核, 以目前所有可知的替代能源方案, 倒不如去督促政府如何重視核安, 提升核安技術
dark-knight wrote:教你一招就是在我的公...(恕刪) 你的公式不能這樣用。當拿掉核電後,假設這20%電力需求全部由燃煤電廠補足,由於組成比例的改變,這時"的燃料成本已經不再是x,變成x'了。你後面的計算也就不再適用。
dark-knight wrote:教你一招就是在我的公...(恕刪) 你的公式不能這樣用。當拿掉核電後,假設這20%電力需求全部由燃煤電廠補足,由於組成比例的改變,這時"的燃料成本已經不再是x,變成x'了。你後面的計算也就不再適用。
dark-knight wrote:教你一招就是在我的公...(恕刪) 你的公式不能這樣用。當拿掉核電後,假設這20%電力需求全部由燃煤電廠補足,由於組成比例的改變,這時"的燃料成本已經不再是x,變成x'了。你後面的計算也就不再適用。
日本事故後這島上一堆人就患了恐慌症結果就是淪落到被政客媒體煽動利用請不要單純到以為廢核電只會影響你家電費世上那些工商業活動不需要用電?電費成本上揚,會導致國內商品服務價格齊漲然後工廠開始搬到電費相對低廉的國外接著國內大量失業,造成薪資水平下跌,但是萬物還是一直漲...最後,最辛酸的莫過於,你會發現他國境內幾百公里外的核電廠一但出問題,你一樣跑不掉...要廢核就先來談談替代能源,都成年人了講話至少要帶點建設性
blueddr wrote:給我一張綠卡, 廢不廢都不關我的事, 爆炸了我就跑去美國就是了, 鬼島給鬼住就好. 都還沒跑,就稱之為鬼島,既已認定為鬼島,小弟建議您現在就可以離開囉,有錢坐飛機、搭船,沒錢也可以游泳,慢走不送了,相信有很多人會樂見您的離開,並祝福您一路順風,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繼續在您所謂的鬼島打拼,為將來、為下一代創造更多美好.不過我也蠻好奇一件事,台灣這麼小,人口這麼少,跟那些大國相比,核電廠似乎太多了,難道是不同規格,能產生之電力有差異嗎?是否有對這方面了解的大大能講解一下.
nanno wrote:從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恕刪) 不是14座核電廠.是反應爐...還有14這數字也不對, 華爾街日報有更正.只是台灣媒體斷章取義亂抄一通.原文說的主旨在計算地震帶跟海岸one mile內的反應爐數量.到了台灣就被斷章取義....哎呀呀...